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各級領導干部要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堅定扛起發展職責,倡樹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鮮明導向,全面提升領導干部把握發展大局、駕馭復雜局面、銳意攻堅克難、狠抓執行落實、機關服務基層的能力,干在前面、走在前列。
——摘自山東能源集團改革發展大會
【編輯感言】8月10日召開的山東能源集團改革發展大會指出:“ 實施四項提升工程即實施黨建引領、兩化融合、素質提升、和諧建設‘四項提升工程’,推動工作方式向系統科學、夯基固本轉變。打造我省能源產業創新發展的示范者、能源結構深化改革的示范者、新興產業跨越發展的示范者,在接力奮進中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知行合一,知是基礎,是前提。為此,首先要高度重視理論學習,要不懈致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新時代,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企業發展環境,黨員領導干部更要率先做“創新發展的示范者”“深化改革的示范者”“跨越發展的示范者”,首要之義是加強理論學習。
結合能源集團改革發展大會精神,從“實施四項提升工程”這個“關鍵句”中,我們提煉出一個“關鍵詞”——“提升”。觀點是思考的核心,思考是提升的方法。基于此,網站開設【觀點】欄目,集中登載領導干部理論文章,進一步提升理論學習的高度和深度,共同“在接力奮進中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聚焦三個要點 推進“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能源集團黨委要求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扎實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學黨史、見行動,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開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教育,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一永恒課題。這一重要論斷,精辟闡述了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彰顯了我們黨一貫的民本理念。所以,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過程中,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育,對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具有重要意義。本人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認為應該從以下三點著手深入推進“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集中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的事。
一、加強調研,找準職工群眾的“需求點”
摸準實情才能辦好成事。運營協調中心黨總支結合中心班子調整和分工,組織開展“新班子新氣象解難題”活動,要求新一屆中心班子成員通過下基層、座談會、懇談會、談心談話等方式調研摸底,掌握職工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明確需要解決的年度民生實事,形成項目清單,明確具體措施、完成時限、責任人,并向職工群眾承諾踐諾,以解決難題展示新班子新氣象。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基層、進班組、進家庭”活動,通過座談訪談、發放調查問卷、入戶走訪等方式,傾聽職工呼聲、了解群眾訴求;全面梳理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形成“我為職工辦實事”項目清單。各黨支部結合單位職能,至少領辦1件民生實事,完成情況作為領導干部年度(績效)考核和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考核等次評定的重要依據。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運營協調中心黨總支累計納入“我為職工辦實事”任務清單15項,截止目前已完成10項,暫未完成及需長期堅持的5項。
二、健全機制,鎖定化解民憂的“著眼點”
中心黨總支組織開展“黨員先鋒崗踐初心”活動,秉承“為改革托底、為發展服務、為公司分憂、為職工解難”的文化理念,立足服務本職,積極開展內退職工服務工作。以黨支部為單位,結合“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活動,從內退職工的角度考慮問題、開展工作。緊盯發展大局,努力維護隊伍穩定,讓“黨員”這一光榮稱號在身上閃閃發光。每周安排半天時間,由單位負責人參加“主任接待日”活動, 形成“領導全員接訪、干部主動下訪”的工作模式。通過工作室接待、入戶走訪、電話溝通等,征集民情民意。在妥善解決國有企業職教幼教退休教師待遇公示工作中,對涉及的28名原兗礦集團退休教師,采取從職工“上訪”變干部“下訪”,與職工“零距離”接觸,對可當場解決和答復的,即時予以辦理,對需要職能部門解決的,牽頭協調并督促解決,對不符合政策規定的做好解釋說明。及時解決了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困惑點問題,讓職工切實感受到工作人員的擔當作為,得到了職工的充分理解和認可。
三、提升質量,抓實為民服務的“發力點”
運營協調中心黨總支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扎實推進“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一批職工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組織開展“關心關愛特殊群體”活動,加強對困難員工、困難家庭、身體殘疾、精神障礙員工等特殊群體的精準識別,主動跟蹤了解合理化需求,及時協調職能部門落實其相應的保障政策,實行“一戶一案”,提供精準化服務。中心所屬黨支部為離崗職工在日常服務工作中開展“微笑服務”,首先是端正態度,熱情接待,讓職工離崗后仍有歸屬感,把中心當成“娘家人”,能辦理的事項積極協助辦理,不能辦理的講明原因、解釋政策,爭取當事人的理解與支持,力爭做到不讓職工帶著情緒離開。其次遵循“走出去開展工作”的原則,對行動不便、臥床不起的年齡偏大人員,進行入戶進家服務,以減少離崗人員來回途中不便的困難。當有職工因病住院,第一時間進行慰問,了解其具體困難,是否需要幫助等,同時對工傷人員有生活困難的全力幫助其家屬與職能部門進行溝通,以解決實際問題。今年以來共接待來訪、來電咨詢人員270余人次,解答內退、工傷、計生、工資等問題190余項,工傷認證3次、到醫院聯系醫療用品等事項2次,增強員工的企業歸屬感,全力維護能源集團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者系運營協調中心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主持工作) 張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