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能源集團智能化建設已進入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抓好智能化礦山建設,不僅是落實國家、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政策的客觀要求,更是企業自身發展、穩定用工、治災保安的必由之路?!痹?月26日能源集團召開的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上,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在對“智能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表示充分肯定的同時,再次強調進一步增強推進智能化建設的意義、方向、目標和舉措,一句“錨定建設目標 走在行業前列”,讓新一代煤炭人倍感光榮的責任與使命。
談及“智能化礦山建設”這個“關鍵詞”,參與首屆感動山能評選的干部職工,都會對這樣兩組感動人物(團隊)事跡有著深刻的印象:
——鮑店煤礦智能化開采團隊全力打造“5G+智能化采煤、掘進、機電、輔助運輸等安全高效生產新模式”,將“智慧礦山”建設由采掘一線向輔助生產方向延伸,一躍成為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排頭兵”。今年以來,鮑店煤礦高質量推進信息、采煤、掘進、機電、輔助運輸、通防、地測、洗選8個專業28個智能化項目建設,“常態化運行”“遠程化地面化”“連續化高效化”“動態化實時化”……這一連串散發著智能之光的詞匯,點亮了智慧礦山建設的前景和人們遠眺的視野,展現出一幅盎然生機的“5G”多維立體圖;
——東灘煤礦“中華第一隊”蝶變智能化采煤隊之路,灑滿了煤炭人的汗水和智慧。這支刷新全國企業新記錄的采煤隊,從上個世紀90年代捧獲全國企業新記錄獎杯并榮膺“中華第一隊”稱號,一路凱歌高懸,奮勇直前,鍛造成為全國第一支立井開采年產突破400萬噸、500萬噸、600萬噸的采煤隊。自2020年以來,東灘礦成功打造5G+智能化采煤安全高效生產新模式,躋身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行列,書寫了智能化礦山建設閃亮的一頁;
——“在創新中發展智能化煤礦建設是煤炭產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碳中和、碳達峰時代背景下煤炭行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出路。”基于這樣長遠深刻的認識,作為國家71處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之一的兗州煤業金雞灘煤礦,以科技引領按下“智能鍵”,其麾下的綜采工區安全智能高效團隊乘著智能化礦山建設的“隱形翅膀”,構建了“兩翼雙面、一主一輔、科學配采”的生產模式,實現了“七年七大步”的飛躍,礦井噸煤工效、全員效率、煤炭產量均達到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水平。
……
以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為契機,能源集團智能化礦山建設亮點頻現,前景無限!
撫今追昔。
上個世紀流傳一首老歌,從五、六十年代飄蕩至今,是那首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咱們工人有力量》。在多少人的潛意識中,工人就是體力勞動者,不需腦力,無需智力。在很多煤礦建設初期的礦工中有句順口溜:“下窯沒巧,能出力就好?!蹦菚r,井下出煤靠的是肩扛、筐裝、人推,在當時的生產中,“有力量”對于煤礦工人而言占有多么重要的份量!
斗轉星移,歲月交替。歷經40多年發展建設的兗州煤業,見證了知識、設備更新不斷加快,管理手段不斷進步,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智能化、現代化企業創新成果層出不窮,見證了煤礦出煤由井下放炮落煤、坑木支護、井上工人翻車的原始生產方式到高檔普采再到后來的綜采、大傾角皮帶運輸,直至今天的5G+智能化采煤安全高效生產新模式,更見證了煤炭一線工人怎樣一步步從“井下煤黑子”奮斗、探索、礪練、蝶變成為在智能化礦山建設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的新時代產業工人!
從“咱們工人有力量”到“咱們工人有智慧”,僅僅兩字之差,卻反映了兩個時代乃至幾個時代工人群體從力量型升級為知識型及其帶來的“天壤之別”。在這里,我們也要點贊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智能化建設團隊(個人),點贊從硬件、軟件,人力物力智力等多方面為智能化礦山建設“搭臺 建橋 修路 鋪梯”的礦山企業、部門單位,相信如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所指出的“做到各級責任再壓實,把智能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統一規劃,做到建設思路再優化”“因礦制宜,一礦一策,一面一策,做到智能化標準再規范” ……相信“錨定建設目標”的煤礦智能化建設一定能保持并繼續“走在行業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