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黨的百年歷史,波瀾壯闊,歷久彌堅。黨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書,承載黨的偉大奮斗歷程。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擔當時代使命,堅持做到站位高、氛圍濃、效果實、影響深,在學思踐行中推進美好興隆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政治引領,筑牢美好興隆發展之“魂”
(一)在深學細悟中堅定理想信念。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深刻領會和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目標要求、重點任務、工作安排,健全完善常態化學習機制,利用黨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政治學習日、“三會一課”等時間,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堅持全面系統學、持續跟進學、融會貫通學、聯系實際學,學出感情、學出忠誠、學出擔當,切實增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媒體平臺聯動、線上線下互動,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專欄,編發《黨史學習教育簡報》,編印美好興隆系列叢書之《美好興隆學黨史》,與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七個一”系列活動相結合,開展“聽老兵講故事,學黨史憶初心”紅色課堂等專題活動,讓黨史學習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在理論辨析中守牢意識形態陣地。黨的百年歷史深刻告訴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堅決守牢意識形態安全。觸類旁通的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轉化,準確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新形勢、新變化,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完善輿情管控常態運行機制,定期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依法作為,切實找準風險點,強化協同聯動,做到研判迅速及時、處置有力有效。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加強輿情管理員、信息員和網評員“三支”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網站、“美好興隆莊”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等融媒體作用,提升正面輿論引導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
(三)在細照篤行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中國共產黨歷經四個歷史時期,完成和推進了救國、興國、富國、強國四件大事,充分昭示了只要我們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把黨鍛造的更加堅強有力,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要傳承發揚山東能源集團百年底蘊、紅色基因,發揮美好興隆黨建引領作用,深入拓展“領導力工程”工程,全面推進“6421”黨建工作體系、“6561”基層建設體系,著力提升全礦各級黨政組織和領導干部政治領導力、思想領導力、組織領導力、創新領導力、文化領導力。深化“六過硬”黨支部建設,廣泛開展“三抓一樹”主題教育,扎實推進黨建工作創新,注重培育黨支部特色品牌,將黨的思想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人才優勢、群眾優勢延伸到美好興隆各區域、各層面、各專業,以政治堅定、本領高強的堅強力量,齊心協力打造美好生活、開創美好未來。
二、堅持守正創新,激發美好興隆發展之“力”
(一)永葆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安全發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就必須始終堅守人民立場,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幸福。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管理永恒的主題,是美好興隆建設的首要前提和堅強基石,是職工群眾最大的幸福。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始終保持安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嚴于一切、壓倒一切”的清醒認識,堅持立鼎興安的“興隆鼎”安全文化,突出抓好職工安全教育、理念引導和行為規范,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為關鍵,確保安全主體責任層層壓實、安全管理處處達標。堅持以高技能人才培養為保障,利用好礦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和“大國工匠”創新工作室,培育更多具備專業素質、符合礦井需求、滿足行業需要的工匠人才,合力譜寫美好興隆安全發展新篇章。
(二)牢記職責任務始終堅持精益管理。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高質量發展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要緊緊瞄準企業經濟效益目標,全面推進市場化精益化“兩化融合”建設,以市場機制激發內生活力,以精益管理強化過程管控,提高礦井經濟效益和運行質量,實現價值創造、企業效益和職工收入最大化。按照“聚焦一線、分層組織、上下聯動、統籌推進”思路,組織開展“全員性、崗位性、即時性、實效性”創新創效競賽活動,把競賽活動融入市場化、精益化,融入節支降耗、降本增效,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群眾智慧,增強員工崗位創新創效意識,匯聚美好興隆力量,持續推動美好興隆可持續發展。
(三)激發活力源泉始終堅持創新驅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們要站在能源技術革命的高度,主動擁抱5G時代,立足美好興隆實際,始終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勇于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提升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內生動力,加快“智能興隆”“智慧興隆”全新建設,深入實施“三減三提”,加大裝備升級、工藝改進和關鍵技術攻關力度,聚焦其中的“亮點”“興奮點”,及時推介分享成功經驗,不斷增強礦井核心競爭優勢,為兗州煤業總體智能化建設作出興隆貢獻。
三、堅持以人為本,綻放美好興隆發展之“美”
(一)文化內涵鑄就發展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歷經滄桑,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驚天動地的建設史、披荊斬棘的改革史孕育出豐富多彩的紅色資源,淬煉了昂揚向上的紅色文化,構筑起綿延不斷的精神譜系。要深刻感悟紅色文化內涵,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拓展美好興隆“1151”文化體系相結合,始終堅定文化自信,著力推進美好興隆安全文化、質量文化、廉潔文化、美德文化、和諧文化等特色分項文化建設,不斷拓展美好興隆文化的內涵高度、傳播廣度和認知深度。緊扣時代大主題,找準文化傳播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將文化元素與美好興隆各項事業、職工生產生活融為一體。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樹人、以文育人,深入拓展美好興隆“職工節”和“班組長節”的內涵和外延,持續開展美好興隆人和美好興隆家庭選樹活動,建立“美好興隆道德日志”,舉辦“美好興隆好人好事”頒獎典禮,弘揚“凡人善舉”,凝聚奮進力量,激發職工愛企愛崗熱情。
(二)和諧穩定筑牢發展根基。和諧穩定是國家繁榮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最根本保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六治融合”美好興隆治理新模式,鞏固治理成效,強化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注重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綜合,建設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美好興隆治理共同體。持續完善“五位一體”的信訪事項化解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礦區和諧穩定的方法舉措,真正讓職工群眾成為美好興隆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
(三)為民服務凝聚發展合力。深入基層、為民辦事,是對黨的性質宗旨的深刻認識,更是彰顯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質內涵。滿足美好向往,創造美好生活是美好興隆的使命任務,要以“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切入點,深入開展大排查、大走訪、大調研,全面排查梳理職工群眾關心的礦井可持續發展、安全生產、“兩堂一舍”、生活環境等問題,聚焦職工群眾工作生活中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逐項建立臺賬,一件一件抓落實,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不斷增強廣大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在建黨百年之際,我們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踐行初心使命,勇往直前,繼續奮斗,為山東能源建設全球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業、兗州煤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興隆智慧、興隆方案、興隆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者系兗州煤業興隆莊煤礦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