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半個多月前回鄒城開會的事,當時面對前行近路堵車,我們決斷尋找時機調轉車頭尋找看似遠得多的路,如期到會。筆者至今頗有感懷,現在想來“舍近求遠也是一種智慧啊”。
舍近求遠選擇的的是一種坦途,舍近求遠舍棄的是擁擠的近路,求取的是順暢的遠途。所謂“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喘”。舍近求遠不是回避困難,而是規避不必要的麻煩。舍近求遠不是遇到困難繞著走,而是不用面對不必要的難題。前如這次開會,果斷駛離擁擠的近路,選擇看似遠了的道路,就可以知道可以多長時間到達目的,可以及早的參加會議,路途中也心安。例如,我們在煤炭采取的后退式開采,便是舍棄眼前的煤炭,先開采遠處的煤炭,這樣更利于安全管理。
舍近求遠追求的是快速實現目標。舍近取遠是為了早日達到目標,舍近求遠追求的是目標管理,緊盯目標想辦法,盯緊目標出思路,為著目標真行動,為了目標走遠路。舍近求遠并不是刻意躲避前進道路上的困難,而是緊盯目標實現,快速思路轉換,及時調整姿態,著眼全局思維。誠如建設中的高速公路,往往設計成大幅度的拐彎,看似多用了物料與工時,實則有利于快速行駛的車輛安全到達目的地。
舍近求遠展現的是一種進取的姿態。舍近求遠就是變坐等為行動的選擇。誠如這次開會,如果按照往常等著前面的車子啟動,走走停停,可能也會在預期的時間內到達,可以在車內安然休整,但是前路無期,此時選擇求遠就是選擇了另一種形式的進取。舍近求遠就是一種迂回的策略。古有“圍魏救趙”的故事和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今有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都是舍近求遠的成功案例。當然,本文探討的舍近求遠有別于傳統意義的做事走彎路,不同于人們常說的南轅北轍,她是特殊時期完成特殊任務的一種決斷、一種選擇、一種智慧。
人生道路,非全坦途,順境逆境,奮斗進取。無論成敗,舍近求遠都可以是一種不錯的抉擇,但是舍近求遠絕對不應該是盲目的選擇,必須是深思熟慮的決斷,期間要求我們務必分析舍近與求遠的利弊,清楚舍近與求遠的條件,如是,則思路開闊,人生無憾。(作者系兗煤萬福能源公司黨群工作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