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平平常常的衣服,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一臉樸樸實實的笑容……他(她)們坐在對面,你猜不出是老李還是小張,猜不出他(她)們來自哪里的家鄉,但當一件件好人好事走入人們的視野和心靈,你才驀然發現,微愛,有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有一種持久綻放的光芒。
——這是3月4日,筆者作為“美好興隆好人好事”頒獎典禮一名觀眾的直觀感受?!按蟮暮軅ゴ?,小的不平凡”“您的好,我們一定要知道”……興隆莊煤礦好人好事“征集令”上這些散發著溫熱情懷的語句,何嘗不是每一個人對凡人善舉的內心表白。無論哪個年代,身處什么時期,雷鋒精神都是一個重要的精神符號,一道熠熠閃耀的精神光芒,為原本平凡的生活灑上七彩陽光,讓原本平常的崗位閃閃發亮。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我們看到,新時代的雷鋒精神正化作一種微愛的力量,如春雨播灑在亟需幫助人們的心田,如綠植栽種在渴望愛心雨露的弱勢群體身邊。舉例來說,當煤質發運中心職工李迎春連續15年來一次次伸出手臂捐出她身上流淌的“熊貓血”時,我們與她一同感受到那位亟需血液挽救生命的患者及其家人,內心有著怎樣的焦灼和感恩;當生產服務中心、后勤服務中心職工一次次把撿到的物品歸還失主時,那份失而復得的心該有多么雀躍歡暢。在這個節奏快、快餐化的時代里,很多人的工作生活原本就奔波忙碌,也許會因為一次失誤、一次失去、一次失落而懊惱慌亂、困頓迷惘、郁悶惆悵,卻又因為邂逅一份微愛的力量而重新充滿信心和希望,這何嘗不是微愛的力量!
是的,我們都是平凡的你我他,不管施助于人還是受助于人,都需要微愛。不是每個好人都能像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上的人物(團隊)模范一樣,不是每個人都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不是每個人都能被樹為轟轟烈烈的楷模榜樣,但我們堅信的一點是,他(她)們展現出了平凡英雄的模樣:在生活被特困、困難的陰霾遮蔽的時候,有紅衣志愿者擋在前方,把未來的道路照亮;在失主丟失錢物的時候,有陌生的人和電話點亮你心里的那束光;在老人空巢失落、留守兒童心靈孤單的時候,有暖心的、愛心的黨政工團人員主動的陪伴和關愛,源源不斷地傳遞向上向善的力量……
由此我們想到連續十二屆“感動兗礦”頒獎典禮,我們想到伴隨著駐外開發十多年綿延千里萬里的暖心行動;我們想到連續六屆“感動濟二”人物(團隊)獲得者和提名者,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寫就不平凡的時代華章;我們想到“和美鮑店”連續六年的暖心行動,干群齊心為特困、困難群體帶來生活的曙光;我們想到員工教育培訓中心的董海峰老師,把孔孟之鄉的園丁精神送到了祖國新疆西北邊陲人民的心坎上;我們想到了身穿橙色救援服裝的救護隊員,用平凡英雄的背影和晝夜奮戰的姿態,讓受援人員的家庭聽到了生命之春的第一聲脆響,我們想到,我們還想到,我們又想到……
寫到這里,便明白了為什么“興隆好人”李迎春面對攝影機、攝像機的鏡頭,會很自然地多次舉起右臂,用清晰有力的聲音呼吁“讓我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付出,多一些奉獻,就會讓我們的企業更加友善、更加文明、更加富強、更加強盛?!边@份做了十多年公益救助事業后依然保持的靜氣,這份倡導所有人都做好人傳遞的正能量,來自于一個企業、一座礦井、一家單位給予職工的充分儀式感、尊重感、歸屬感、幸福感和價值感,兗煤興隆莊煤礦、兗煤鮑店煤礦、兗煤濟二煤礦等單位為幫助他人、暖心他人、感動他人的平凡英雄舉行頒獎典禮、暢通弘揚渠道、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推行激勵機制、拓展進步空間,讓“暖他人”的人也感覺到被暖,為“扶他人”的提供堅實的支持后盾和組織保障。當“扶不扶”作為一道選擇題被搬上春晚甚至成為社會爭議的話題時,我們的山東能源集團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共和國之長子,匯聚千千萬萬的微力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將其輻射到了企業周邊、地方廠礦,甚至從百里礦區惠及千萬里之外需要幫助的地方,這何嘗不是一家國企的企業文化對整個國家和民族貢獻的一份微力量?!
點贊微力量、傳遞微力量、匯聚微力量,相信微力量。我們欣悅地看到,當所有的美好、感動、暖心、援助匯聚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今天——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已變成一枚小小的卻又不可缺少的徽章,在每一個平凡人365個日子里閃閃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