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與山能集團黨群工作部信訪辦馬主任交流,馬主任一句“人生需要儀式感”的觀點,筆者深以為然。是啊,人生需要儀式感,“所有的儀式感,都是對人生的加冕”。
一、何謂儀式感
儀式或莊嚴肅穆,一如易水千古送別時;儀式或隆重熱烈,一如開國大典慶祝時;儀式或喜慶熱鬧,一如喜結百年連理時……儀式感就是對儀式的認同和領悟。
儀式是一種認同。參加入團儀式,認同自己為共青團的一員,認同共青團的使命宗旨;參加入黨儀式,認同自己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認同黨的綱領路線;參加入職儀式,認同自己是企業的一員,認同企業的愿景理念。
儀式是一種告知。通過十八歲成人禮儀式,讓家人們知道“我們成年了”;通過結婚典禮這個儀式,讓親友們知道“我們結婚了”;通過入黨宣誓這個儀式,讓周圍人知道“我們入黨了”;通過入職迎新這個儀式,讓同事們知道“我們入職了”。
儀式是一種小結。誠如2020年12月30日,能源集團召開2021年度工作會議,總結聯合重組和“十三五”以來的工作,聚力謀劃“十四五”開局,強力推動新山能發揮整合優勢、加快結構調整。誠如我們萬福能源每季度一次的班組長例會,就是總結階段工作、選樹班組典型。其實,不論是黨的十九大,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念大會,猶在眼前,不僅總結了黨的波瀾壯闊歷程,也總結了我們國家建設的碩果連連。
人生需要儀式感,就是提醒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果你是一名共青團員、黨員或者山能人,那就永葆面對團旗、黨旗宣誓以及入職那天的儀式感,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團員黨員、時刻勇往直前、與企業同進退、共甘苦。
二、彰顯儀式感作用
儀式感是漫漫人生旅途里的一絲感動,讓人感懷,給人激情。儀式感是尋常生活里的一抹亮色,讓人續力,給人內動。
儀式感讓人激情。儀式感是漫漫人生旅途里的一點感動,讓人感懷,讓人秉承。人生永葆儀式感,就會迸發出無限熱情,無論面對順境逆境,都會滿滿激情、熱情涌動;無論失敗成功,都會血脈噴張,砥礪前行,始終堅信生活終會善待每一個用心生活的人。正如作者李思圓在《生活需要儀式感》一書中說的那樣“所有的儀式感,都是對人生的加冕”“愿你微笑著,與眼前的失敗和解”,重新揚起奮進的風帆。
儀式感給人內動。儀式感是尋常生活里的一抹亮色,讓人續力,讓人激情。人生永葆儀式感,就會激發無窮的內動,發自內心的動能,不屑一顧的前行,因為“做一個主動的人,既難又不難”。設若你是一名共青團員,永葆面對團旗宣誓的儀式感,就會激發青春的內動;設若你是一名共產黨員,永葆面對黨旗宣誓的儀式感,就會激發領先的內動;設若你是一名企業人,永葆入職那天的儀式感,就會激發做好的內動。
儀式感讓人銘記。儀式感,足以讓我們銘記每一個曾經的過往,不論是曾經流淌的幸福淚水,還是奮斗的血汗,都讓我們回味無窮,珍惜今天。儀式感,足以讓我們銘記每一個成功的瞬間,不論是享受成功的喜悅,還是總結成功的秘訣,都會讓我們不負韶華,心生快感。儀式感,足以讓我們銘記每一段奮斗的日子,銘記每一根掙扎的心弦,不論是奮斗的甘苦,還是掙扎的艱難,都會讓我們心馳神往,珍惜當下。
儀式感乃初心之源。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鐘南山授予“共和國勛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 授予“人民英雄”,舉國關注,至上隆重,國家領導人握手的瞬間,激發了多少民族豪情,挽救了多少鮮活生命。這明示世人,中國堅強,中國必勝。
三、把握儀式感
人生需要儀式感,也不是過分渲染,這需要把握儀式感分寸,掌控儀式感邊界。
儀式感不可或缺。瞻仰南湖紅船,緬懷建黨事跡,尋找精神支撐;拜望延安寶塔,緬懷創業之艱,尋找發展之源。領導人考察廣東,緬懷改革前輩,尋找強大之動,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每年12月13日,響徹在南京上空的警報聲,高亢有力,令人心重,低沉嗚咽,如泣如訴,警醒著每一位中華兒女不忘國恥、勠力同行。一如中華民族的傳統除夕,家人那不遠萬里的回家團聚儀式,恰恰可以得到不一樣的生活動力源和心靈最好的歸宿感。
儀式感不是造作。儀式感不去裝模作樣,不作秀,不造假,當滿懷真誠之心、滿懷真摯感情,化“我們正過著一種越來越不容易被感動的生活”,為“我們愿意付出真誠的心動,收獲銘心的感動”,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給人感動,做到用一份至誠之心,“與世界相擁,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宿感和安全感”。一如《刑場上的婚禮》周文雍陳鐵軍,在敵人的刑場上舉行了革命者婚禮,盡管儀式悲壯,盡顯大義從容。
儀式感不在規模。儀式感不在規模大小,她取決于什么樣的效果。不求大不唯空,不設置空洞博人眼球,不追求形式徒有虛名。儀式感需要的是恰到好處,例如佳作“多一字則長、少一字則短”,又似潘安“增之一分則太多,減之一分則太少”;儀式感需要的是火候正好,仿佛煮茶“多一度則燙、少一度則涼”。同時,參加一個儀式要有一份適可的心情,或愉悅、或共情;參加一個儀式要有一個得體的容裝,或活潑,或大方。實踐證明,生活需要儀式感,就讓我們無比珍愛我們的生活;人生需要儀式感,就讓我們務必摯愛我們的人生。
“只要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誠如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在2021年度工作會議強調“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眼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凝心聚力、奮力拼搏,就一定能夠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描繪了新山能發展藍圖,夯實了新山能發展信心,作為能源集團的一員,我們萬福能源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這需要我們充滿激情的對待每一個新日子,永葆儀式感,牢記新使命,以良好的精神風貌,積極的人生態度,進取的工作姿態,為每一個重視的瞬間選擇一個獨特的方式,讓建設萬福的每一個普通日子都變成有趣、充實、值得紀念。(作者系兗煤萬福能源公司黨群工作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