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莊礦高度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大力弘揚勞模工匠精神,積極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注重產教融合、創新創效、技藝傳承,著力打造創新工作室集群高地,為推動“四型”礦井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注重產教融合。替代傳統的培訓模式,該礦依托“互聯網”+實操技能培訓基地,建立產教融合創新工作室,豐富培訓學習方式,解決傳統培訓中的工學矛盾所限,提高員工培訓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隨機性,做到生產和教學有效銜接。根據礦井安全生產發展的需要,結合生產實際,工作室制定年度目標和周期目標,完善工作室職責、學習制度、管理辦法、工作流程等。利用全國煤炭現代遠程教育網和山能大學平臺,開辟大師授課工作室專欄,利用實訓技能培訓基地設備進行實操鍛煉,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學習、交互、開放和共享,逐步推進創新工作室穩步發展。工作室實施以來,初步完成全員輪訓實操898人,專項實操培訓完成72人,在今年集團公司四個培訓活動中成效顯著,培訓學員業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注重創新創效。該礦創新工作室不斷優化團隊創新模式,以發現和解決生產經營現場急、難、險、重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攻關和研發活動。按照“聚焦一線、分層組織、上下聯動、統籌推進”思路,扎實開展“全員性、崗位性、即時性、實效性”創新創效競賽活動。以創新創效競賽活動宣貫會、月度成果發布暨表彰會、季度創新創效推廣會,職工代表專項巡視、督導檢查等多種方式強勢推進,狠抓創新創效競賽工作的落地。截至目前,共征集創新成果420個,經基層單位擇優推薦、專業科室初審、礦副總復審、礦領導終審,評選出優秀成果376個,其中一等獎27個,二等獎49個,三等獎80個,紀念獎220個,切實激發了廣大職工群眾的聰明才智,調動了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擔當作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注重技藝傳承。充分發揮工作室勞模工匠、領軍人物、技術骨干的“傳幫帶”作用,以“培養技能人才、傳承工匠精神”為著力點,通過開展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名師帶徒等活動,使工作室成員在技能素質、創新能力方面迅速得到提高,培養出一大批技術骨干和業務能手。該礦綜掘二區車間工會始終堅持以創新方法尋求化解矛盾的“鑰匙”,以創新思路換取化繁為簡的“良方”,以創新舉措打開實現突破的“錦囊”,立足巷道開拓掘進這條主線,精技術、謀創新,建立陳秀偉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為工區職工提供一個技術技能提升的平臺和創新成果的孵化器,以點帶面,讓更多想學、愛學的職工一同參與進來,圓技術創新的夢想,體現技術創新的價值,充分發揮工作室的示范引領作用,形成“干中學、學中練、練中比”的良好氛圍,通過“傳幫帶”方式相互促進、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