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一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革命歌曲在房間內響起。你可能想不到,這樣字正腔圓的歌聲發自一位90多歲老人。這場景原來是,鮑店礦紀委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正在接受革命老前輩的紅色傳統教育。
近日,鮑店礦紀委4名工作人員以暖心志愿者身份來到該礦老革命老前輩單來銀家中,聆聽紅色革命故事,追憶崢嶸歲月,尋找戰爭年代紀律規矩。
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故事從老人口中娓娓道來……
單老今年92歲了,16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8月,18歲的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參加過淮海戰役、開國大典、抗美援朝。一聊起革命戰爭年代的光榮歲月,單老異常激動,盡管年邁,他依然思路清晰、聲音洪亮。單老說革命戰爭年代,保家衛國是他的初心所在,剛入伍他在部隊被首長稱為童子軍,雖然年紀小,但是革命的信念不小,為國為民服務的情懷不小。他在黨的領導關懷下,在部隊大熔爐里不斷成長、淬煉,從“童子軍”華麗轉身為光榮解放軍戰士,挎著鋼槍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走出國門,去打擊美帝國主義。
當我們問道相關紀律時,單老感受最深的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直是他們一切行動的遵循。
他說——共產黨領導的部隊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就是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為鋼鐵般的保證。部隊所有的官兵、指戰員都是平等的,連長和普通士兵每月領取的津貼都是8分錢,國民黨的小班長拿三個士兵的津貼,這就是彼此的差別。
他說——從徐州、濟南到北京、內蒙、哈爾濱,再到走出國門,每一次換防移防,都是軍令如山、紀律嚴明、令行禁止,始終把紀律規矩記在心間。北上路過家鄉時也不能回家探望,開國大典當我闊步走過天安門城樓時,只能看上一眼檢閱我們的領袖毛主席,不能多看一眼,這也是紀律要求。
他說——部隊要求戰士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我們連隊是真真實實的做到了。記得在河北石家莊修整時,我們這個連隊由于是由人民子弟兵和整編的國民黨部隊人員混編組成,一天去城內澡堂洗澡,洗完澡后澡堂發現少了122條毛巾,澡堂人員反映給部隊,由于當時無法辨別是誰拿的,連隊全部照價賠償。
他說——北平和平解放,我們的部隊奉命進城,為不給百姓添亂,我們都是在街道露天過夜。第二天,市民們紛紛蒸好饅頭、燒餅、雞蛋等食品送給我們進城部隊,我們全部一一登記在冊,好到時計還,沒有一個戰士先吃或偷吃……。
老人聊起來很是激動,也顧不上喝茶水,說著又給我們展示他的那些“寶貝”來,起身打開一個抽屜:淮海戰役勛章、開國大典閱兵勛章、抗美援朝勛章、建國七十周年紀念章……。現場所有人員無不肅然起敬,一一細致欣賞。
“沒有歲月靜好,只是前人給我們負重前行。老前輩、老革命們的流血犧牲,給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不僅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更是我們礦區的驕傲。作為一名紀檢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以你為榜樣,弘揚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嚴于律己,扎實工作……?!痹摰V紀委副書記殷延壽握著老人的手動情地說道。
一個多小時的互動交流,老人興奮不減,聆聽者意猶未盡,回到工作崗位,心情難以平靜,深深感悟:作為新時代的紀檢人員,要時刻牢記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時刻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和弘揚優良革命傳統,認真汲取、傳承革命戰爭年代鐵的紀律規矩,自覺把初心和使命踐行在一言一行中,履職盡責、擔當作為,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