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習近平總書記訓詞精神這樣說。
攻堅克險,踐行“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莊嚴承諾!這是救護大隊平凡英雄們的共同誓言。直屬一中隊隊員薛夢軒就是這樣一位用救援行動踐行莊嚴承諾的“勇士”。
【鏡頭回放】2022年入職的礦山救護隊員薛夢軒,坐在趕赴事故礦井救援車輛中,閃爍的警燈下,他握緊雙拳,在心里不斷告訴自己:“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
薛夢軒,直屬一中隊隊員,在事故救援行動中,接中隊指揮員命令,他的主要任務是:11105沿空留巷中有毒有害氣體監護、拆除煤袋墻密閉、現場通訊聯絡;11106切眼(快速通道)現場救援小隊人員調配、災區偵察、傷員搜尋轉運、有毒有害氣體監護、現場通訊聯絡、災區物資運輸、影像攝錄等工作。
【擴延閱讀】忠誠擔當的山能救援人,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訓詞精神,著力培育逢先必爭、逢旗必奪、逢難必克、逢戰必勝的隊伍品格,鍛造了一支聽黨指揮、素質過硬、裝備一流、敢打必勝的應急救援“先·鋒”力量。
近年來,救護大隊深入落實《礦山救護隊標準化考核規范》《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建設暫行標準》,突出黨建引領、管控提效、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應急救援,大力推進管理軍事化、工作標準化、操作規范化、管控流程化、服務專業化建設,有效發揮了“立足山東、服務全國,立足山能、服務社會”職能作用。
11105運輸巷沿空留巷,長度750m,煤袋墻600道,最低處作業高度不足800mm。
低矮、逼仄的井巷空間,無疑將現場本就緊張的氣氛降到了冰點??紤]到小隊年輕隊員多,現場救援經驗較少的現狀,薛夢軒鼓勵大家以“喊起來”“動起來”的方式做好自身心理排解,努力克服現場空間狹小、巷道變形、頂板破碎、積水較多等不利因素,排定施工分組,破壁、氣體監測、接風筒……與二大隊、煤礦工人協同接力,排除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在他的帶領下,小隊全體成員沒有任何退縮,勇于擔當,反應迅速,在低矮的巷道中,全員都是“行動的巨人”。
“當身體扛不住的時候,意志會帶你殺出重圍?!?/span>
6月4日接指揮部命令,從11105沿空留巷轉戰-750快速通道。當他懷抱希望,與中隊指戰員一路急行軍到達現場之后,被大水沖刷嚴重變形的上山巷道、支離破碎的頂板、舉步維艱的底板、遭破壞濕滑的行人鋼梯……
人間煉獄般的場景讓所有隊員倒抽一口涼氣,然而救援分秒必爭,容不得再作過多考慮:11106工作面33°的切眼上山,僅容一人爬行通過的狹窄通路,薛夢軒背負沉重的氧氣呼吸器、救援通訊設備儀器,手腳并用,“三上三下”傳遞前方信息、運送救援物資,行進過程中手套被磨爛、右手兩處被生銹鋼絲網刺穿亦渾然不覺;一步,兩步……“跑贏死神”的必勝意志使他的腳步格外堅定,在氧氣含量5%、二氧化碳含量高達33%的窒息區運送被困人員至臨時基地途中,身體幾近透支,仍不忘打開攝錄儀器,留下了寶貴的現場救援影像。
看到被困人員蒙上毛巾、被抬出應急通道的那一刻,心中壓抑已久的情緒再也抑制不住,如釋重負的激動淚水奪眶而出。
【擴延閱讀】九層之臺,起于壘土。過硬本領源于嚴格管理、強化訓練。
救護大隊先后建立學習訓練、戰備值班等流程標準20余項,制度化執行“掛圖作戰”“精準施訓”“集中競賽考核”等戰訓管理舉措,每天利用視頻監控“對表、對標”推進訓練計劃、開展“聞警拉練”“緊急集合”抽查,每周召開中隊長例會總結分析戰訓情況,每季度以競賽方式進行集中標準化考核,實施機關人員常態化體能訓練,設立體能訓練“龍虎榜”、裝備操作“精準榜”、戰訓管理獎,著眼“一專多能”積極開展應急演練,隊伍始終保持了旺盛的戰斗力。
“隊旗和隊徽是國家專業隊的標志,是國家專業隊光榮、勇敢、榮譽的象征,指戰員必須愛護隊旗、隊徽,維護隊旗、隊徽的尊嚴。”——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管理規范這樣寫道。
看著大隊領導、指揮員、戰友們在救援現場忙碌的身影,他仿佛看到一面又一面的旗幟在眼前揮舞、招展;看著手中承載著生命之重的擔架,他仿佛看到了“勇敢、擔當、光榮”的信念在被不斷傳遞著,送往勝利的彼方。
做旗幟的接力人,做光榮的逆行者。作為年輕一代應急救援人,薛夢軒用自己的行動傳承著老一輩兗礦救援人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品質,踐行了“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莊嚴承諾,用沖鋒在前的擔當在救援一線開出青春之花!
【擴延閱讀】救護大隊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戰斗力”思想,大力踐行“可以出人才,能夠出人才,出得了人才,出得實人才”理念,貫徹實施兗礦能源管理、技術、技能“三通道”晉升意見。
救護大隊建立人才培養、技能培訓、技能鑒定、激勵約束機制,打造“競賽式”“拓展式”“互動式”人才培育平臺,制發《服役制礦山救護隊員管理辦法》《服役制救護隊員延遲退出管理辦法》,持續開展救護指戰員“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中隊指揮員每月專題考核、全員每月“安全救援大講堂”等線下線上教育活動,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推動隊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協助單位】救護大隊
【協助人員】徐強 趙長宏
【素材提供】趙長宏 劉振 李雪
【圖文統籌】羅曉婷 王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