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75b9f8708c3.png 5c75b9f8708c3.png](https://img11.iqilu.com/309/catchImage/2023/08/23/catch_64e5793d22549.png)
【編者按】小改小革創新工作是一項投入少、產出高、效益大的技術進步活動,旨在保障安全、提高效率,內涵挖潛、降本增效。兗礦能源要求各級組織切實把握小改小革的目的和作用,切實做到一切從現場出發、一切從解決問題出發,立足現場實際開展小改小革,挖掘職工創新創效潛能,發揮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作用。
8月22日,兗礦能源召開“雙基”建設暨小改小革創新成果推進會議,表彰獎勵上半年各單位“雙基”建設優秀區隊、班組、個人和小改小革創新成果。
即日起,兗礦能源網開辟【講述】專欄,對涌現出的一批小改小革創新成果團隊(個人)事跡進行陸續展示。今天推出濟三煤礦小改小革創新成果獲獎者徐聰的典型經驗《電纜纏繞機的設計與應用介紹》。
兗礦能源堅持從現場來、到現場去,緊緊圍繞安全生產、技術工藝、經營創效等各個環節,把破解難點、解決問題作為攻關方向,切實形成一批有價值、可復制、能推廣的創新成果。
兗礦能源要求各級組織瞄準現場難題,精準創新創效,真正使安全更有保障、成本不斷降低、設備得到改良、工藝優化提升、效益持續增長,嚴禁方向跑偏、閉門造車。廣泛開展以“小發明、小設計、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議”為內容的“五小”科技攻關活動,以崗位創新、崗位創效、促進崗位建功為主要內容的“雙創一促”活動,深入挖掘蘊藏在職工中的絕招、絕技、絕活,通過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專題競賽等方式,提高創新創效水平。
![](https://img11.iqilu.com/159/catchImage/2023/07/31/catch_64c78d380add2.png)
我叫徐聰,來自濟三煤礦機電管理科,是邊震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近年來,兗礦能源廣泛開展小改小革活動,有效激發全員創新活力。濟三煤礦建立實施合理化建議征集長效機制,營造濃厚創新氛圍。
我所在的邊震勞模創新工作室立足安全生產實際,積極開展一系列技術攻關和革新項目,10余項成果榮獲兩級公司、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工作室先后獲得原兗礦集團、濟寧市、山東省命名。
作為一名基層技術人員和工作室成員,我主動參與全員創新創效,多項成果有效解決了現場難題?!半娎|纏繞機設計與應用”是其中的一項。
井下電纜回收時,電纜通常盤放在礦車或車盤上,電纜升井后,入庫存放時需要人工重新將電纜取出盤放,浪費大量人工,并且人工盤放的電纜標準不統一,造成存放空間占用較大,庫房利用率低,電纜分類分區存放較為困難。
我們通過分析研究,確定的設計思路是:機器牢固可靠;設備運轉平穩;控制方式安全便捷;纏繞電纜后,電纜能夠靈活脫離滾筒;打捆后的電纜便于起吊,與設備分離。
這一設備運行和創新點在哪里呢?該設備由液壓、導向、傳輸、操作等系統組成。其創新點為:應用該設備,將電纜有序纏繞在電纜纏繞盤上,電纜纏繞完成,遙控邊盤脫卸移動滑臺打開后,遙控可漲縮電纜纏繞盤收縮,電纜與纏繞盤脫離,電纜方便打包扎牢和存放。
這一設備投入使用后,產生的效益十分可觀。該裝置操作安全、簡單,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原來需要6人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2人即可完成。達到了電纜盤放整齊、方便捆扎,便于起吊搬運,集裝運輸、裝卸方便的目的。在電纜排列過程中通過計米器計量長度,無需人工丈量,實現了對井下所需電纜長度的精準發放。電纜分區存放,節省庫房存放空間,提高了電纜庫房標準化形象。
綜上所述,該項目對兄弟礦井電纜綜合管理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濟三煤礦機電管理科 徐聰)
![微信圖片_20220713144522.png 微信圖片_20220713144522.png](https://img11.iqilu.com/309/catchImage/2022/07/13/catch_62ce6a5c77f61.png)
【策劃】兗礦能源新聞中心
【協助】濟三煤礦
【審核】陳偉
【協助人員】張華偉
【素材提供】吳杰
【圖文統籌】王艷芹 羅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