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樓煤礦是一座充滿陽光的礦區,懷揣著夢想的奮斗者總能在這里找到歸屬感,都能腳踏實地,仰望星空。”這份仰望星空的勇氣從何而來?
參天大樹,始于青苗,長于沃土。近年來,趙樓煤礦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培養作為重大戰略任務,聚焦“留、育、用”“三位一體”培養模式,用心用力服務人才、用崗用策砥礪人才、用薪用情珍惜人才,全面構筑人才培養工作新格局。
精準滴灌,把“幼苗”育起來
求木長者,必固其根本。趙樓煤礦堅持把提升高校畢業生政治素質放在首要位置,打造“黨委+支部、線上+線下、理論+實踐、分析+互動”立體思政課堂,開展青年黨課“七人談”“入職第一堂思政課”,把“思想理論武裝、理想信念教育”貫穿于大學生培養全過程,引導新員工認清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和年輕化礦井的顯著優勢,增強對礦井的認同感、歸屬感。
“師傅,怎么判斷支架壓力不足、頂溜拉架無力……”該礦建立“業務、實踐、思想、生活”四導師帶徒機制,全方位為高校畢業生答疑解惑、指導工作、提升業務、幫扶生活,根據高校畢業生專業特長,制定“一人一策”滴灌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其量身訂制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在實踐中歷練成長的培育平臺。同時,采取“專編專崗”、掛職鍛煉、輪崗交流等方式,通過學習材料月總結、月共享、月評比等形式綜合評價人才,常態化了解思想動態,全方位指導高校畢業生培養工作,既肯定“成績單”又開出“診斷書”。
該礦持續拓寬“育苗”維度,創新實施“1+2”副總師帶徒模式,建立干部“下沉式”管理機制和手寫工作重點機制,推動副總師以上專業領導下沉至區隊班組,攜手基層年輕干部直達攻堅現場開展實戰實訓,通過親身示范、現場辦公、實踐指導、經驗分享,帶著青年干部一起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實現面對面互動交流,手把手操作指導,提升年輕干部專業能力和現場管控能力。
深耕細作,把“壯苗”用起來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該礦牢固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在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工作一線發現考察干部、培養歷練后備人才。
堅持把采掘一線做為培養鍛煉高校畢業生的“主戰場”,積極克服井下限員政策影響,采取錯時上崗、人員置換等多種措施,讓人才“根須”深深扎入基層一線。培養成熟后,有計劃地將其放在班組長崗位或重要崗位、重要工程項目中再次歷練蛻變,通過技術比武、項目攻關、崗位練兵等活動,持續培養和發掘復合型人才和專業型骨干。
“智能開采讓礦井對高知識、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成為必然,智能化團隊的成員平均年齡30歲,正是奮斗出成績的好時期,我們成立這個團隊的初衷就是為奮戰在井下一線的年輕人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睘榻ㄔO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有活力的年輕干部人才隊伍,該礦聚焦新舊技術轉化、重大技術攻關等工作的難點和卡脖子問題,組建大學生攻堅團隊,開展礦井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探索研究,以高素質人才驅動基層單位核心競爭力。
青年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眾苗成林”的生動局面:2005年以來,趙樓煤礦共計接收19批次436名高校畢業生,其中培養集團中層干部20人、礦中層干部80人;17個井下生產科區負責人和22名技術主管實現大學生全覆蓋;礦井儲備35歲以下中層干部27名、30歲以下業務骨干51人、00后后備干部27人……越來越多的年輕干部成長為獨當一面、擔當重任、克難攻堅的骨干力量,人才根系“一茬接著一茬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