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莊煤礦錨定目標,明確路徑,抓落實,重擔當,多環節持續發力,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激發精氣神,匯聚正能量。
安全屏障扎實筑牢。該礦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安全生產系列會議精神,廣泛凝聚黨政齊抓共管、責任層層落實的整體合力。以規范職工作業行為為抓手,深化安全自主管理,鼓勵班組長“亮明身份大膽監管”,切實守好班組安全第一道防線。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編印《安全生產標準化指導手冊》,收錄196項應用成果,印發93個崗位“明白卡”和標準作業培訓教案,分區域、分專業、分地點繪制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規劃“一張圖”。嚴抓現場標準執行和文明生產,確保干就干好、一步到位,切實做到一切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責任化、責任目標標準化。壓實青安崗、群監員和女工協管責任,組織開展進區隊、入家庭、到井口主題宣教和慰問活動,干部職工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
人才培養走在前列。該礦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領,全方位支持人才、幫助人才,千方百計造就人才、成就人才,著力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礦井的建設中來。通過開專欄、拍視頻、作宣講、出叢書等方式集中宣傳優秀人才先進事跡,營造“尊重人才、關愛人才,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濃厚氛圍。以“拜師學藝”“金牌師徒”活動為載體,定期組織經驗分享會,現場實例講解、傳授操作技能。成立創新引導員、項目評價員、創客人才庫“兩員一庫”,創新“自選式拜師收徒”和“3+3”青年陪練模式,以老帶青,彼此競爭、互相成就,高新技能得以青藍傳承。發揮“共享式”優勢,建成“眾創空間”,18家勞模創新工作室實現集群化管理,利用勞模工匠技術優勢開展“金牌師徒”和技術創新活動。優選學習能力強的青年職工進行“靶向”設計,“定制式”培養,組織專兼職教師、管理、技術、工匠成立“一匠三師·金牌講師團”,給青年職工“開小灶”,因材施教,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美好興隆更加穩定。該礦樹牢“發展依靠職工、發展為了職工”理念,從關心職工生活的細微之處入手,深化職代會規范化建設,完善“五位一體”民主管理體系,構建服務職工群眾“大群團”格局,實現礦井民主管理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面落實。升級改造美好餐廳、美好公寓、職工浴室,建成礦區停車場及充電樁等配套設施,投產使用儲煤項目,修建興盛山生態園區,提高服務質量,改善生活環境,真正讓職工感受到“家”的溫暖。深化提升美好興隆“1+5+N”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美好初心堂、美好智匯廳、美好書香苑、美好“365”、美好生活館,不斷滿足職工群眾對思想道德、美德新風、心靈享受和文明實踐的需要。嚴格落實大病救助、金秋助學等關愛措施,深化暖陽陽志愿服務,營造出崇德向善、友愛互助礦井新風尚。深入推進“民情日記”、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機制等措施,強化分析研判,力求有效化解,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持續兜牢民生底線,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