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伴著冬日暖陽,數臺大型機械在作業區段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馬達聲“隆隆”作響。有的伸出寬大的機械爪,精準移除舊枕木,并隨繼安裝新枕木;有的細膩地清理石砟、整理著道床邊坡。這是近日兗礦物流鐵路分公司工務段在孟樓站更換道岔施工現場的一幕。
正在運作的大型機械們是今天的“主人公”,它們分別是HZJ-75 換枕機和HZJ-150 多功能機,這是它們首次精彩亮相。
下面讓我們一睹“主人公”的芳容。
首先介紹的是“一號主人公”HZJ-75 換枕機,它看似身形小巧,卻擁有一副銅膀鐵臂,在整個換岔施工中擔當著重任,能夠高精度移除老舊枕木,并迅速換上全新枕木。同時,還能整理道床邊坡,維持道床的優良狀態。其次,“二號主人公”HZJ-150多功能機堪稱“全能戰士”,它集多種功能于一身,不僅能夠高效完成換枕任務,還能深入道床底部進行清篩作業,將污土與碎石精準分離篩選,有效保障道床的排水性能與結構穩定。它們的到來,讓一線作業人員徹底解放了雙手,進入機械化與高效化的新征程。
孟樓站道岔為前往原北宿裝車站的咽喉道岔,由于北宿煤礦關停,北宿裝車站也隨即停止使用。目前該道岔均為單側過車,造成道岔轍叉心單側磨耗情況嚴重,時常出現水平誤差較大的情況,同時現場存在道岔誤操作,機車突入停用線路的風險。為此,現將該道岔進行拆除,并恢復成混凝土軌枕線路,確保運輸安全。
施工現場,按照“一人一機”的防護原則,安排專人進行盯控作業,保證新道岔精準嵌入軌道線路,每根枕木都嚴絲合縫與軌道順滑銜接。大型機械操作人員聽從指揮,平穩起吊、精準就位,每一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安全防護人員堅守崗位,密切關注施工現場周邊情況,及時提醒作業人員注意安全距離,防止意外發生,保證機械作業的安全有序。
據了解,原來完成拆除一組道岔并鋪設線路恢復通行,完全依靠人力進行,需要集中80余人16個小時才能完成。針對以往道岔拆除作業人力投入大、耗時長的難題,現引入兩臺?。龋冢剩罚怠Q枕機與一臺HZJ-150 多功能機,配合搗固車、補砟車、平車組,組成的機械化聯合作業后,僅需20余人6個小時完成道岔拆除輔軌作業。新機械投入使用后效果立竿見影,大大節約了人力消耗,精準度大幅提高,作業效率提升50%。
“通過這次利用引入的機械設備,對孟樓站道岔展開更換作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機械化帶來的優勢,極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質效。未來我們將繼續苦練操作技能,嚴格按標準作業,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先鋒力量!”兗礦物流鐵路分公司工務段機械工區工長說道。
近年來,物流公司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機械化聯合作業儼然已經成為了未來發展的趨勢。此次機械化施工是物流公司持續加大機械化、現代化作業的“紀念碑”,為后續的機械作業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