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楊村煤礦認真貫徹落實能源集團安全生產工作部署要求,強化基層基礎基本功建設,注重安全教育培訓,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確保礦井保持良好的安全發展態勢。
動態“考”,強化業務技能。按照“思想教育、管理培訓、繼續教育、技能培訓、安全培訓、轉崗培訓、崗前培訓、其他培訓”八大類科學組織實施,增強培訓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利用“山能e學“、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靈活多樣地運用于內部培訓、外委、自主培訓等,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實現培訓效果最大化。強化結果獎懲,實行月抽查、季獎懲、年考評的方式進行,每月對各基層單位自主培訓情況督導檢查,季度末分專業區進行考核排名,獎優罰劣,年度依照安全績效考核辦法和安全培訓考核評分標準進行總評比。
善于“練”,提升應急能力。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現場、面向實戰,聚焦現場作業人員、一線管理人員和臨場指揮人員等重要群體,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應急培訓,使廣大職工了解應急預案的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強化危機意識、責任意識,掌握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的常識、原則和方法,普及災害防治知識,提高自救、互救和組織施救水平,嚴格演練效果評估和應急能力抽查考核,切實增強現場正確高效處置能力,全面提升防范、處置突發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發生及其造成的損害。
師資“硬”,助力培訓效果。按照“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原則優化師資隊伍,組建一支由理論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現場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學科帶頭人、技能大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組成的高精尖教師隊伍。培訓授課教師結合培訓要求,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鞏固學以致用的成效,“講理論、擺案例、授方法、節奏緊湊、內容豐富”為大家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堵點提供了破解思路。在公司內部師資庫選擇適合本礦專業的技術人員現場教學,實現師資共享,引導教師潛心研究,積累經驗,總結成果,為培訓效果持續改善提供有力支撐。
機制“新”,拓寬人才隊伍。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評價、多渠道成長機制,以“大學習、大練兵、提素質、比技能”為主題,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創造新業績為目標,以展示風采、切磋技藝、技能提升為重點,大力表彰優秀、弘揚工匠精神,真正讓有本事的人有榮譽得實惠,全面營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濃厚氛圍。通過比武活動,進一步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發揮優秀人才的輻射帶動作用,聚合放大效應,實現效果倍增,促進職工隊伍整體技能素質提升,為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