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生產效率、智能化建設、職工幸福指數穩步攀升……楊村煤礦自我加壓,積極革新,挖掘職工潛力,提高經濟效益,邁進“煤”好時代,繪出生態、文明、和諧、幸福的大美畫卷。
工作美,“煤黑子”秒變“白領”
“過去一提煤礦,人們的印象是苦、臟、累、險?,F在只要輕點按鈕,滾滾烏金就會源源不斷涌向地面?!痹摰V綜采工區薄煤層生產班班長黨計猛感慨萬分。三百米井下,液壓支架靈活自如地升降推移,采煤機飛速旋轉,滾滾烏金閃著金光順勢落下……整個過程中,只需一人一鍵便可輕松實現,這在過去的楊村煤礦真是想都不敢想。
該礦4703薄煤層智能化采煤面,點一下鼠標,整個工作面一覽無余,動一下手柄,液壓支架就能移動,按下“一鍵啟動”,即可實現設備聯動。該礦堅持以“綜合管控、數據共享”實現“智能化減人、數字化提效”的原則,推廣AI視頻智能監控、井下高精度定位、監測預警等系統應用,強化關鍵區域、重點崗位的實時監控,井上井下部署160臺攝像儀,生成31類場景,讓“井下天眼”打通井上與井下的可視化屏障,消除管理化數據的信息孤島,為安全管理織下”天羅地網”。建設萬兆骨干工業網、井下5G專網系統,構建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綜合信息管控平臺。
生活美,“小心愿”串起“好滋味”
2024年高校畢業生一入礦就住進了“專屬套房”,看到宿舍內嶄新的生活設施,拎包即可入住,讓大家直呼太幸福!
該礦守牢民生底線,增進職工民生福祉,該礦始終堅持以人文關懷為紐帶,堅持把職工的“點滴小事”當成“心頭大事”,以項目化、清單式推進“為職工辦實事”工作,“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務求把每一件實事辦實、辦好、辦到職工的心坎上,切實將“心愿清單”變為“幸福清單”。
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長效化,得到職工群眾的認可與稱贊。聚焦職工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搭建“暖流”合理化建議征集平臺,拓寬職工群眾反饋渠道,構建一鍵啟動、立即反應、馬上辦理的快速響應機制。
不斷提升職工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為全礦職工過生日,發放各類節日慰問品,利用閑置倉庫改建文體活動中心、巧用“邊角地帶”增設停車點、新增多處充電站、安裝職工澡堂智能衣櫥、實現職工公寓網絡全覆蓋,一件件落實解決的“急難愁盼”事項將職工的“幸福底色”浸潤得更加鮮艷,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支持文明創建,人人呵護、人人共享文明成果的生動局面。
創新美,“小革新”助力“大增效”
該礦大力推行“智能化減人、數字化提效”新模式,六采區的單軌吊沒改造前,動力源為柴油,整個巷道空氣污染嚴重。自采用新型防爆鋰電池后,無論是牽引力、運行速度,還有爬坡能力,都遠遠滿足生產,機車充電1.5小時就能充至80%,續航行程15~20公里。使用過程中,單軌吊的吊重能力表現出色,操作簡便,凸顯安全性。同時,相比燒柴油,噪音小、無有害氣體、無滲液滲油現象,行駛成本較低,受到職工一致好評。
堅持降本增效與節能減排同行,大力推行綠色生產,該礦運搬工區對井下5部猴車進行改造,實行遠程操控,每年節省人工成本120多萬元,不斷對副井口罐籠上下人員時間進行調整,減少提升成本,降低能耗。機運工區對井上下皮帶進行改造,實行智能化管理,實現“有煤則開,無煤則?!?,減少空載時間。對采掘和機電運輸系統進行優化,大功率用電設備采用變頻啟動器或軟啟動,根據峰谷時段科學合理組織生產,對主要生產系統、大型設備的運行時間嚴格控制,杜絕高峰時段長時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