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拉烏素煤礦2025年工作會議上,這個礦發出了聚力七個攻堅突破爭創標桿的動員令,號召全礦各級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全力以赴推動礦井達產達效、高產高效,勇擔建設“行業一流、區域領先”品牌示范礦井使命擔當,奮力推進礦井高質量發展新突破、新跨越,努力在能源集團大發展中站排頭、爭一流、進入第一方陣。
聚力在強基固本上攻堅突破、爭創標桿。這個礦以“至上”安全文化為引領,構建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安全治理體系。樹牢安全第一思想,要求各級組織、各級管理技術人員、全體職工把安全放在“四個一切”的位置,把安全作為第一職責,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抓牢安全工作,確保實現安全年。完善“雙重預防”體系,加強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著力建設功能完善、運行良好、保障有力的雙重預防體系,持續提升礦井安全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水平。加大“三基建設”力度,深化區隊班組自主管理,嚴格區隊內部“三違”查處剖析。完善標準化管理體系,對照標準化圖冊開展精品工程創建,推動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提檔升級,力爭通過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驗收。強化專業技術管理、規程措施會審、評比,提升專業管控保障水平。強化“重大災害”防治,嚴格落實沖擊地壓、自然發火、水害、頂板管理等重大災害防治措施,確保災害治理過程受控、效果達標,建設防沖5A示范礦井。嚴格“五個方面”責任,從嚴制度落實、流程管控、現場管理、行為規范、考核獎懲,從嚴落實各級安全責任,構建齊抓共管安全生產工作格局。
聚力在穩產高效上攻堅突破、爭創標桿。堅持依法合規,細化任務分解,優化人員配置,強化現場組織,落實激勵政策,堅定不移實現達產達效目標??茖W組織雙面生產,加快推進1210工作面恢復生產,在實現雙面生產的同時,穩步推進礦井均衡穩產、高產高效、達產達效。精心組織開拓掘進,圍繞礦井中長期生產接續、持續穩產達產目標,重點做到“三強化、三提升、三加快”,強化工序流程管理、標準化施工作業、業務技能培訓,提升掘進單進水平、工程施工質量、業務熟練程度,加快接續工作面準備巷道、泄水巷施工進度,從根本上解決水煤治理難題。加快重點工程進度,扎實推進東風井和4-1煤泄水工程項目手續、東風井恢復施工、TBM安裝使用,確保重點工程高效施工。加強系統裝備管理,全面推行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嚴格落實“十字”檢修方針,重點抓好采掘設備、“四大”運轉系統穩定可靠運行。開展選煤廠重介洗選系統、運輸系統、地面管網系統改造,保障洗選系統、供水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聚力在盈利水平上攻堅突破、爭創標桿。這個礦自我加壓,向內挖潛,向管理要效益、向降本要效益、向精煤要效益。深化“兩化融合”管理創效,把降成本、強管理、增效益貫穿到工作全過程,加強預算管理、對標管理、精益管理,聚焦成本管控關鍵點、效益增長點、管理突破點,完善精益運營管理體系,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抓實節能降耗降本增效,劃小核算單元,細分成本項目,嚴控各項支出管控,最大限度降低各項成本費用。強化材料費專業管控責任落實,采取節獎超罰、回收復用、清倉利庫等措施,堅決消除浪費現象。加強“風、水、電”項目、提升運輸環節、設備租賃管控,打造全系統、全過程、全覆蓋成本管控機制。落實增量增收提質提效,重點加強洗、選、配、運各環節管控,提高洗選系統可靠性、產品質量穩定性,確保精煤占比,完成精煤產量,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聚力在創新發展上攻堅突破、爭創標桿。這個礦圍繞創建“四型”礦井、品牌示范礦井目標,提升裝備保障水平、礦井核心競爭力。推進智能礦井建設,堅定“保安、減人、提效”方向,錨定“數智昊盛”目標,保障智能化系統裝備常態化運行,挖掘已建系統裝備的潛力,推進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應用先進技術裝備,依靠機械化、智能化提升生產效能,超前做好工作面設備選型配套工作,引進六臂縱軸式掘錨機,應用自移機尾、液壓鉆車、巷修機、組合開關等掘進配套設備,提高采掘裝備水平。推廣科技創新成果,圍繞安全生產、智能開采、防災治災等,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科研攻關,組織開展崗位練兵、“金點子”征集、“小改小革”評選等群眾性技術革新活動,推進“四新”成果轉化應用,構建科技賦能、創新創效新格局。
聚力在保障發展上攻堅突破、爭創標桿。落實“11348”黨建工作思路,完善“四位一體”品牌建設體系,賦能礦井高質量發展。增強黨建引領力,深化黨建“1+1”結對共建,開展過硬黨支部建設“回頭看”,嚴格黨支部書記“七抓”素質提升工程,強化黨支部定級管理,完善“定向+認領+自定”黨建突破項目機制,持續提升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創建水平。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探索黨建嵌入融入礦井中心工作的載體路徑,推動“盛躍”黨建品牌落實落地,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文化聚合力,鞏固深化“愛企三問”大討論,開展“三問三答”;舉辦“弘揚時代新風·做魅力昊盛人”“忠誠敬業技藝精·實干建功當標兵”等系列文化宣教實踐活動,推動“魅力昊盛”企業文化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為建設“行業一流、區域領先”品牌示范礦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黨建生活館、黨建文化主題廣場等活動陣地,創新開展系列文化實踐活動,鞏固壯大正聲正能。增強防腐免疫力,加強對管人管錢管物、權力集中、廉潔風險高的關鍵崗位的監督,加強對物資采購、薪酬分配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實現監督全覆蓋無死角。深化“廉+N”浸潤式廉潔文化示范點創建“九項”實踐,構建心齊氣順、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增強班子戰斗力,加強班子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抓班子、帶隊伍,同頻共振、同向發力,調動全礦干部職工積極性,凝聚“全礦一盤棋、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強大合力。
聚力在人才強企上攻堅突破、爭創標桿。深入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科學家精神、四千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打造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同職責使命相適應的干部職工隊伍。深化“三個工程”,發揮采取“導師帶徒”“崗位鍛煉”“干部上講堂、培訓到現場”“技能比武、崗位練兵”“4+2”培訓模式,加大關鍵崗位、重要工種、青年人才培訓培養力度,完善培訓過程監督、后評價體系,深化全員素質提升工程、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工程、技能人才培養工程,通過“學、練、賽”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暢通“三個通道”,完善人才培養、評價、選拔體系,暢通管理、技術、技能人才晉升通道,推動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環境。提升“五種能力”,深入開展“五轉五增五提升”活動,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核心意識,提升政治領悟力;轉變傳統觀念,增強危機意識,提升發展凝聚力;轉變經營機制,增強市場意識,提升價值創造力;轉變思維方式,增強改革意識,提升創新驅動力;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意識,提升工作執行力。
聚力在和諧共建上攻堅突破、爭創標桿。聚焦職工所需,回應職工所盼,深化惠民實踐,在建設幸福企業中增進干部職工幸福感、獲得感、榮譽感。多謀民生之策,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經營創效水平,持續提升員工收入水平。堅持收入向關鍵崗位、苦臟累險崗位傾斜,提高一線職工收入水平。堅持精準考核、以獎為主原則,多勞多得、質優多得,在工作中爭先創優、在上級評比中位次領先、為礦井爭得榮譽的多得,推動由“領工資”向“掙工資”轉變,實現工作質量、礦井發展、收入水平的互相促進、共同提升。多辦民生實事。常態化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和暖心志愿服務活動,通過“主動找”“大家提”“集體議”等方式,征集職工群眾意見建議,著力解決好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快推進加裝電梯、安裝空調等民生工程,組織好“三類療養”,加強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做好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和民生實事好事惠民實踐,讓職工的幸福更有“質感”。提升生活品質,針對職工遠離家鄉,礦井遠離城鎮的實際,為職工創造良好工作生活環境。發揮文體設施優勢,組織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既放松身心,又加油鼓勁,開心工作、快樂生活、筑夢昊盛氛圍。
盛勢啟航揚風帆,魅領未來譜新篇。高質量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聚力七個攻堅突破當標桿,2025魅力昊盛已經匯聚起上下同欲、干群同心、務求必成、戰之必勝的鋼鐵洪流,前進在建設“行業一流、區域領先”品牌示范礦井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