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24全國煤礦采煤工作面智能創新大賽總結會暨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設成果發布會上傳來喜訊,山東能源兗礦能源東灘煤礦智能化建設再添榮譽,該礦綜采二區143下3工作面榮獲中厚煤層智能綜采賽道特等級榮譽?!?/span>
建設智能化礦井,是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變革。作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該礦堅持“科技賦能、智慧引領”的建設理念,有序推進信息網絡、技術裝備和安全保障全流程全方位升級改造,實現了傳統煤礦的顛覆性變革和智能化轉型。
煤機滾筒視頻自動追蹤技術、國產慣導自動找直技術、仿人工推溜工藝、危險區域Ai電子圍欄技術、煤流量負荷監控智能調速系統……一個個創新的技術、一個個厚實的腳印,連接起東灘煤礦智能化發展堅定的步伐。
據該礦綜采二區技術主管陳兆生介紹說,143下3工作面將云臺攝像儀配置優化為每四架配備一臺,采煤機跟機視頻旋轉焦點調整為雙焦點模式,四臺攝像儀依據煤機位置自動旋轉至預設監控點,實現前、后滾筒遠近實時追蹤,確保煤機截割全過程無縫隙監控,實現了面內采煤機無人跟機截割生產。應用自主研發IMOSS慣導裝置+Wifi6無線通訊系統,實現了自動找直,為工作面無人條件下連續、快速開采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同時,他們結合工作面自身實際情況,對三角煤截割過程進行全面細致的規劃。優化14個工藝段支架動作,調整煤機22個工序記憶截割速度,工作面生產效率提升20%,全工藝段截割時間由110分鐘縮短至84分鐘。
此外,在人員保護方面,他們在轉載機、皮帶機、溜煤眼等危險區域部署人員接近保護系統,結合Ai攝像儀,實現人員接近語音預警、誤入聯動停機,由原有的被動防護轉變為主動防護,保障了職工人身安全。
“我們是智能化建設者,也是見證者,更是受益者?!痹摰V綜采二區區長李健表示,通過配備完整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和應用多種技術,工作面實現設備的智能化運行、集控中心對工作面設備的實時監測與遠程控制,工作面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率、采煤機記憶截割率均達到98%以上,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目前,143下3工作面建成“中部區域記憶割煤+無人跟機+人工遠程決策”的3人采煤工作面。通過地面規劃割煤、裝備自動執行、中部區域無人作業的采煤模式,實現生產時采煤機、刮板輸送機及液壓支架聯合作業區無人進入,人員減幅60%以上,回采工效提升30%以上,日產達1萬噸以上,具備年產300萬噸以上生產能力。同時,將作業人員解放至順槽進行輔助作業施工+設備安裝撤除任務,降低了人工成本,緩解了接續壓力,實現了工作面內無人作業,職工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該礦礦長任振群表示,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學習先進智能采煤技術經驗、提升現場管理水平,努力將礦井打造成智能開采的領跑者,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