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鮑店煤礦在安全管理的道路上篤定前行,以制度為基石、以科技為羽翼、以文化為滋養,鐫刻堅實有力的發展軌跡。每一次安全巡檢的腳步、每一句警示教育的話語、每一項安全技術的革新,都匯聚成磅礴力量,在井上井下間流淌,為礦井安全生產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思想“警鈴”常鳴
“通防工區值班人員分析一下,案例中的事故原因是什么?”
“事故原因是作業人員違規帶煙草和點火工具下井,并在作業現場點火抽煙引發瓦斯爆炸,爆炸火焰逆風流傳入其他區域引起二次瓦斯爆炸。”
在鮑店煤礦安全生產早調度會上,安全監察處負責人與相關單位參會人員,在一問一答中復盤案例事故原因,分析預防措施,變“被動式提醒”為“沉浸式體會”。
鮑店煤礦利用每天早會時間,組織干部職工集中觀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視頻,并通過“一案三問一改”方式,提升職工安全意識。同時,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實行“點餐式”精準培訓新模式,由專業副總、技能大師、技術人員、職工本人輪流上臺授課,讓“安全宣教”變“案例點評”,討論自身作業中的“得與失”,讓安全警示教育更“接地氣”。今年以來,分專業組織開展“每周一案”警示教育45場次、集中觀看130余部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開展166場次精準培訓,安全警示教育的規范性、實效性持續提升。
創新實施“返崗人員分級談心”制度,對于因請假、輪休等原因返崗的職工,單位主要負責人與班組長會主動與其進行一場充滿關懷與溝通的對話。談話內容一方面聚焦職工的身心狀態,另一方面,則圍繞崗位技能和安全知識展開,幫助他們快速“回爐”,避免因業務不熟悉而產生安全隱患,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防范。
陣地“堡壘”強筑
200余份“四個敬畏”暨“六個深刻反思”安全大討論心得體會、100余場和美宣講團宣講、50余次女工協管囑安全活動、30余期專題訪談、1場“安全在我心中”安全警示教育主題演講……通過全方位、不間斷地向職工傳播安全理念,讓干部職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一起深入探討安全生產的管理和實踐經驗,用交流打破固化思維壁壘,互鑒互學促發展,營造出了“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的濃厚氛圍。
該礦將干部職工上下井的必經之路,打造成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的“安全文化長廊”,兩側安裝著印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安全生產原則、安全生產理念以及16個安全思想教育法等內容的牌板76塊,將原本生硬的墻面變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觀”。
與此同時,建成集“健康檢測、休閑放松、學習娛樂”于一體的“康美驛站”,配備鷹演人體檢測儀、健康智能篩查機器人、身心減壓煥能艙等先進設備,職工上井后能隨時前來“打卡”,先后組織3200余名職工集中進行健康體檢。驛站還貼心地引入了“雷鋒理發”志愿服務項目,搭配布置溫馨的閱讀角、大屏幕電視及各類休閑設施,滿足了職工身心健康管理多元化需求。
現場“精耕”細作
將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一線,將事故防范陣地前移到班組,是鮑店煤礦始終堅持的原則。
在歲末年初的關鍵時期,該礦領導班子以身作則,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增加井下跟班帶班頻次,確保每班均有班子成員深入井下跟班作業,全方位、近距離地對安全生產進行實地巡查與督導,及時精準掌握井下實時生產狀況,有力地夯實了礦井安全生產基礎。
該礦推行“風險提級管理”“分組互檢、礦井抽查”等安全管理模式,壓實“現場操作、專業監管、礦井監督”三級責任,做實做細“網格化”“雙防”和“求實”三項檢查,切實從源頭上把牢安全關口。
創新開展“一月一主題”活動,各專業圍繞不同時期安全管控重點為主題,針對各采掘地點、輔助運輸、危險區域作業等重點安全管控流程,加大現場精準管控力度,提升管控效果。
全面實施“管理規范、作業規范”兩個治理提升行動,制定工作清單,定期開展檢查,實施積分評價,累計修訂完善89項管理制度、規范99項作業流程。差異化實施標準化建設,開展內部示范點創建、正反面專業現場會、內外對標交流等活動,標準化建設由靜態達標向動態達標轉變。2024年6月,順利通過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現場抽查,動態保持了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水平。
數智“引擎”驅動
“7306工作面運輸機頭轉載機作業人員,監測到作業時未開啟噴霧,請你立刻開啟噴霧裝置?!痹摰V“智慧安監中心”值班人員通過視頻監控發現,一名職工在工作面作業時未開啟現場噴霧裝置,立即使用語音廣播系統進行喊話提醒。
該礦創新安全監督新模式,在全公司率先建立“智慧安監中心”。利用“數智安監平臺”井下網絡,實時監控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現場生產組織、作業情況,對人員進入危險區域作業、檢維修施工等進行重點安全管控。積極推廣使用“一體化”礦燈,通過礦燈的監控攝像頭,實現作業地點畫面的實時傳輸。實現了對“單人單崗”流動作業等情況的實時監控。
針對井下生產區隊管理人員、工班長,積極探索實施手機端APP“三位一體”安全確認和進入危險區域作業安全風險評估。推行全員設備維護,從紙質巡檢到“碼上巡檢”,為設備貼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通過“二維碼+微信小程序”,實時填寫巡檢結果,實現了設備管理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