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標桿、走在前、立潮頭。2024年,教培中心安全培訓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提升培訓質量為核心,以創新機制為抓手,通過“四維聚力工程”,培育優秀技能人才,筑牢安全防線,推動安全培訓工作提質增效,繪就了一幅培訓育才的壯美畫卷。
頂塔引領擔使命。該黨支部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激發內生動力。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該部結合培訓實際,通過分組學習與研討、利用微信群等新媒體平臺,轉載發布全會精神的應知應會、權威解讀等內容,讓黨員干部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使學習融入日常。黨員干部表示,通過學習,黨員干部對自身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找準了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今后,將系列會議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具體思路和舉措,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入工作中,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把關定向作用,明確責任擔當,強化監督檢查,提升團隊協作意識。深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引導黨員職工進一步認清形勢、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加強黨員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常態化開展黨員聯系職工群眾活動,有效把黨員職工的思想共識、精神動力凝聚到一起,增強了職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量質并舉賦新能。安全培訓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擔當作為,不斷創新培訓模式,實現了培訓規模和質量的雙重突破。全年圓滿完成21247人次培訓任務,計劃完成率達93.68%,培訓人數同比增長69.07%,創歷史新高。打造培訓精品,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班組團隊明確目標后立即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通過定期的班組會議、線上交流群等方式加強溝通與協作。集體磨課并鼓勵教師之間互相聽課、評課,共同備課,通過這些方式,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在課程設計、教學技巧等方面互相學習,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教師們紛紛表示,通過與同事的交流和協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明顯的職業成長和進步的感覺;共同的目標和頻繁的協作活動使他們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聯系,他們會為團隊的成就感到自豪,更加積極地投入打造精品班組的工作中。強化制度引領,深入貫徹《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基本條件強制性新標準》,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教學管理的實施意見》,創新實施中層巡視值班、推門聽課等制度。強化過程管控,推行全流程精細化管理,構建檔案三級審核機制,確保培訓質量持續提升。
教研深耕強師魂。安全培訓部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第一要務,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實施“導師帶徒”工程,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通過面對面傳、手把手教、心貼心帶,加速青年教師成長。選派20余名中青年教師深入瓦斯綜合治理、礦井智能化裝備等現場,開展“理論+實踐”全方位培訓。組織教師團隊開展課題研究、優質課開發等重點項目,《創傷急救》《安全心理學》等5門精品課程獲得學員95%以上好評。積極參加教師職業能力大賽、課題研發、優質課評選等活動,共獲得一等獎7項、二等獎13項、三等級25項,并有3個課題成功開題,展現扎實的教研實力,激發創新活力?!耙郧翱倱淖约簞偃尾涣诉@份工作,不知道如何管理班級,如何上好一堂課,后來在領導的高度重視下,老教師的手把手教學中,我逐漸地能獨自帶班、獨自上課,首次參加優質課評比活動還取得不錯的成績?!鼻嗄杲處燅R小娟感慨地說道,并表示這些成績與榮譽是肯定,更是鞭策。下一步,我將以此為新起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精心備課,用心授課,讓每一堂課都生動有趣、富有價值;并積極與各位優秀的同事交流學習,共同探索創新教學方法,為中心的安全培訓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實干篤行勇擔當。兗礦能源工匠學院作為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工匠文化、培育工匠人才、提高技能人才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的重要基地,自成立以來,成功承辦全國能源化工工會“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圓滿完成山東省能源工匠學院、山東能源工匠學院揭牌工作。12月17日,被中國能源化工地質工會確定為“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工匠學院建設點(第一批)”。在培養高技能人才、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肮そ硨W院的順利開班,雖然我只是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但隨堂聽課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了‘大國工匠’及行業專家們的豐富深厚的授課內容和多樣化的授課技巧,同時還能和相關專業學員進行深入溝通,這對我今后的培訓教學工作起到關鍵作用?!卑踩嘤柌亢拚蠋熂拥卣f,并表示將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質量和培訓效果。
通過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師資力量、拓展實踐平臺等措施,為學員們搭建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成長舞臺。未來,兗礦能源工匠學院將繼續秉承“匠心筑夢,創新引領”的理念,不斷探索與實踐,為兗礦能源打造創建“一流企業”提供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安全培訓部將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更加創新的工作舉措,奮力譜寫安全培訓事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