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創新工作室1家,省部級創新工作室5家,企業級創新工作室12家……
近年來,興隆莊煤礦堅持把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作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培養新時代高技能人才、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運作,持續推進,在培養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助推礦井安全高效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逐夢新高度 打造建功立業“金舞臺”
助苗成長,肥沃的土壤是關鍵。興隆莊煤礦完善基礎設施,高標準建成集工匠宣傳街、創新工作室、技能實訓場、創新孵化園、技能等級認定中心“五位一體”的勞模工匠基地,由9個公司級以上工作室組成的“美好興隆·眾創空間”,更加凸顯工作室集群效應。
該礦系統謀劃,成立以工會主席為組長的工作室建設小組,健全完善人才培養選拔機制,將優秀青年人才、新分大學生納入工作室培養,著力打造智能化專業人才隊伍。建立工作室成員考評機制,實行動態抽檢、綜合考評、領導測評相結合的方式,采用一月一督導、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報、半年一講評、年度一綜評的方法對已命名的創新工作室進行綜合考評,根據評價結果,對領銜人、骨干成員以及單位黨政領導進行獎勵。高興亮、郭金陵工作室在省總工會2023年度績效評價中被評為優秀序列。
拓展新廣度 打造人才培育“蓄水池”
大國之路,匠心筑夢。該礦注重整體運行,定期開展“教、學、研、考、評”等活動,通過專題學習、課題立項、研摩展示、復盤回顧、綜合評價“五位一體”模式,推動工作室常態化運行。結合工作室人才隊伍現狀,分類盤點制約工作室人才培養的障礙因素,制定技能等級晉升培養計劃,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夯實人才發展根基。
搭建技能提升“快車道”,激發奮斗成長新動能。成立“金牌講師團”,通過“視頻+感悟”“案例+體會”“問題+反思”等形式開展“工匠小講堂”“創客微課堂”等活動,精選骨干職工到廠家、院校學習,提升工作室培訓效果。工作室現有省部級高技能人才19人,呈現出年齡結構輕、學歷職稱高、專業能力強的發展趨勢。注重傳承式發展,創新“自選式拜師收徒”和“3+3”青年陪練模式,力促青年職工快速成長、成才,15名工作室成員實現技能等級晉升,礦井擁有“大國工匠”3人,省部級高端人才33人次,高技能人才占比達64.9%。
融合新維度 打造礦井發展“助推器”
勞模創新工作室不僅是勞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發揮才智的陣地,更是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孵化園。在這里,經驗與智慧交織碰撞,新思維與新技術蓬勃生長,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該礦結合安全生產需要和工作室實際,給團隊成員交任務、提要求,創新實施揭榜掛帥攻關機制,鼓勵工作室成員精準揭榜,倡導成員協同攻關,進一步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成功率和成果產出效率。拓寬渠道加速轉化,開展以“比創新成果、比立項攻關、比轉化應用,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為主要內容的“三比一提高”活動,創造出一批價值大、成效好、有分量的技術技能創新成果,推動更多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引導工作室成員廣泛開展“三微十小”、實名操作法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20余項成果被中國職工技術協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全國化學地質工會評為優秀創新成果。20項創新發明獲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秦欽工作法《礦井安全監控設備輔助安裝及故障分析處理》經中華全國總工會推薦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