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莊煤礦秉持“過緊日子”思想,錨定降本增效目標,多向發力、全員上陣,用精細管理降成本,用創新思維增效益,巧用“加減法”妙解降本增效“發展題”,努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做好成本管控“算術題”
該礦深化“兩增三降四提升”,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抓手,嚴控成本費用預算額度,細化各類開支標準,實行動態監控和超前預警,將礦井經營目標任務細化分解為24項考核指標,落實責任單位,狠抓過程管控,實施節點考核,通報獎懲機制。堅決執行預算內費用使用審批,有效控制物資采購成本。加大對材料費、水電費和設備租賃費等重點成本項目管控,切實以降耗控本提質增效。
持續推進“全員創新·崗位增效”活動,讓每名職工立足崗位,實施一批效益優、可復制、能推廣的“增節降”項目,健全一批強弱項、補短板、堵漏洞的重要管理制度辦法,攻克一批制約礦井穩定高效運行、轉型升級發展的技術瓶頸難題,創造一批高質量職工優秀創新成果,促進一批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做全創新創效“加法題”
鏈式萬能扳手、皮帶鉆孔固定器、單軌吊防撞保護改造裝置、卸壓孔煤粉收集器……在興隆莊煤礦大國工匠實訓基地的創新成果展區,幾十項“作品”匯集了團隊的智慧結晶。展區每半年更新一次,集中展示職工在解決生產難題時的小發明、小創造。創新成果的層出不窮,源于創新團隊踔厲奮發、支持創造的肥沃“土壤”。
該礦以“美好興隆·創客空間”為依托,發揮“大國工匠創新團隊”的優勢作用,實現采煤掘進、提升運輸、地測通防、洗選發運等礦井各專業領域全覆蓋,打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聚寶盆”和“智囊團”。日常攻堅中,團隊里的各級技能大師“聯盟”“抱團”攻堅,讓大國工匠的輻射影響作用呈指數型增長,迅速把分散在不同崗位的優秀人才吸引了過來,形成了以“大國工匠創新團隊”為核心的創新創效集群高地。
大國工匠創新團隊成員主導參與了“山東能源集團盤古大模型首家全場景應用試點單位”項目,他們攜手山能華為-聯創并肩打造7大專業37個AI應用場景,模型識別準確率均達到95%以上,一次性通過驗收。
做細節支降耗“減法題”
該礦堅持“能用舊的不領新的,能修復的絕不廢棄”的材料管理原則,精打細算“節支賬”,堵塞管理漏洞,控制好維修成本,爭取更大的節支降耗空降。重抓修舊利廢管理,嚴格執行材料稽查、督察等制度,實行“分揀—修復—驗收—入庫—領用”全流程一體化管控,不僅杜絕了浪費現象,還提高了現場標準化管理水平。
生產服務中心牢固樹立成本觀念,在職工中樹立“省下的就是賺到的”觀念,進一步優化勞動力,強化設備檢修維護,制定提質增效具體措施,廣泛組織開展小改小革,圍繞“修舊利廢”做文章,讓員工從廢舊物資里淘出“真金白銀”。員工定期對固廢大棚的廢舊物資進行分類、整理,登記造冊,將“淘”出舊設備、舊零件、舊電子元器件等能用的備件進行修復利用。
“這是我們剛從設備待廢區找來的開關綜合保護器,拆開后發現每個綜合保護器內部壞掉的零件都不一樣,我們就把好的零部件都拆下來,再一個個挑出來,用這些零部件重新拼成完好開關綜合保護器。這一堆零部件拼出5、6個完好的綜合保護器不成問題……”本來是要報廢的零部件,經過細致分揀、維修,再次獲得了新生,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