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山東能源集團改革發展暨下半年工作會議召開后,兗礦能源及其權屬單位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局意識,結合實際工作,迅速行動,堅決完成下半年及全年目標任務。
即日起,兗礦能源網采取“巡禮式”報道的方式,通過系列欄目和專輯,對兗礦能源及其權屬單位在貫徹落實山東能源集團改革發展暨下半年工作會議精神方面的亮點做法進行陸續報道,敬請關注。
本期欄目,讓我們隨著圖文報道和擴延閱讀,共同探尋興隆莊煤礦五年走出三位“大國工匠”的閃光答案。
【擴延閱讀】五年,或許在歲月的長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對于一家企業、一座礦井而言,當創新創效的實力和底氣不斷累積,直至走出三位“大國工匠”時,這一稱號就有了厚重而豐實內涵。
在興隆莊煤礦,五年時間內先后走出哪三位大國工匠?他們分別是:高興亮、郭金陵和王小波。這一在全省乃至全國煤炭系統都罕見的突破性紀錄,讓這座有著43年發展歷史的礦井倍加引人矚目。
◆ ◆ ◆ ◆ ◆
創新路上,明星閃耀。要追就追這樣的星!
作為從煤炭一線走出來的首位“大國工匠”,57歲的高興亮是公認的“采煤機醫師”。他扎根礦井39年,圍繞礦井智能化開采和安全生產,先后參與煤炭行業“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參與改造及攻克難關項目百余項。相繼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津貼,并于2017年被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評為首批“大國工匠”。
【擴延閱讀】興隆莊煤礦被稱為兗礦能源的技術開發試驗基地。早在1992年,綜采放頂煤技術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后來這一技術輸出了國門,開創了中國煤炭界向國外有償轉讓技術的先河。
建礦43年來,興隆莊煤礦有5000余項技術革新成果在安全生產中得到推廣應用,先后完成公司級科研項目300多項,有30多項科學技術發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連續多年保持“中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型礦井”稱號。科技創新如同血脈流淌在這座礦井的“肌體”中,強筋壯骨,助力發展。礦井自主研發的礦井提升機培訓模型、采煤機智能培訓考核系統等榮獲10余項國家專利?!奥毠づ嘤栔悄芸己讼到y”入圍山東省創新創效決賽成果展,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應用推廣。
創新,需要持之以恒,貴在甘于深耕。
興隆莊煤礦走出來的第二位“大國工匠”——郭金陵深耕煤礦機電領域一線34年,創造了“細觀察、聽聲音、嗅氣味、感溫度”的“郭金陵提升機故障判定法”,實現了礦井全年大型設備完好率100%目標,確保了礦井原煤生產任務順利完成。
【擴延閱讀】2023年,高興亮被山東能源集團評為新八級工“首席技師”,同年3月,被兗礦能源評為“首席技能大師”,和高興亮一樣,郭金陵也拿到了燙金聘書,聘期內完成考核,可享受最高70萬元的年薪。王小波、秦欽被聘任為技能大師一級,按照等級劃定年度收入最高50萬元的薪酬指導線。
興隆莊煤礦礦長周波在談及首席技能大師待遇兌現時說:“礦井一年兌現技能人才年薪共700萬元,班子成員一致認為很值。首席技能大師在服務生產、科研攻關、帶徒傳技過程中,發揮了點燃一盞燈,引領一大片的帶動效應。我們希望利用‘頭雁’效應,為礦井培育‘明日工匠’帶來希望!”
工匠精神是創新,也是傳承。
王小波是高興亮的“開門弟子”,33年來,他高質量完成110余臺采煤機的大修、調試、改造等工作。2022年,在第22屆全國煤炭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示范賽中,以11分16秒的成績技壓群芳,奪得采煤機司機工種金獎(第一名)桂冠,榮膺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
【擴延閱讀】創新成果的層出不窮,源于興隆莊煤礦常年厚植培育人才成長和支持創新創造的肥沃“土壤”。
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促發展。該礦通過開展一系列技能比賽、勞模精神宣傳等,營造重視技能、尊重技工的濃厚氛圍,倡導和鼓勵“全員創新,崗位增效”。
自主創新,追求卓越。該礦以“解難”為目的、“創效”為目標,建成以高興亮、郭金陵、王小波等技能大師領銜的10個兗礦能源級及以上和8個礦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實現采煤掘進、提升運輸、地測通防、洗選發運等礦井各專業領域全覆蓋,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
【協助單位】興隆莊煤礦
【協助人員】于明
【素材提供】史淑英 秦婧 謝紅玲
【圖文統籌】羅曉婷 王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