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11月27日兗礦能源黨委召開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集體學習研討會上,兗礦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王九紅指出,兗礦能源歷經一代又一代干部職工的努力奮斗,創造了今天的輝煌。我們要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實際發展成果,握緊“接力棒”,走好“發展路”,齊心協力、履職盡責,凝心聚力推動兗礦能源高質量發展。
兗礦能源網【擴延閱讀】欄目本期推出“龍年話轉龍灣”系列貳:《精》,共同探究轉龍灣煤礦為煤炭行業精益管理樹立新標桿的“精益之旅”。
【榮譽榜】近日,在山東省設備管理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首屆精益管理大學堂“賽精益”競賽活動中,轉龍灣煤礦參賽項目《提高掘進作業有效生產時間》以全場最高得分,斬獲精益大項目類一等獎。
本次競賽活動共有35支決賽隊伍參加,涵蓋了山東能源集團、萬達控股、山東黃金等多家知名企業。轉龍灣煤礦參賽項目的脫穎而出,充分展現了轉龍灣煤礦在精益改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為煤炭行業精益管理樹立了新標桿。
近年來,轉龍灣煤礦始終堅持把精益管理融入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深入貫徹落實兩級集團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盯礦井高質量發展“創效點”“關鍵點”,以提升效率、節約成本、改進質量、消除浪費為目標,緊扣“優化”核心重點,充分結合礦井實際,積極搭建精益改善項目、精益改善課題、精益改善提案“三位一體”的精益管理平臺,科學論證、大膽嘗試,激發全員創新創效熱情,全面提升整體工程質量、職工行為規范,明確各關鍵環節管控重點,用自主改善書寫出了強安全、提效率、創收益的新篇章。
近年來,轉龍灣煤礦始終堅持把精益管理融入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深入貫徹落實兩級集團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盯礦井高質量發展“創效點”“關鍵點”,以提升效率、節約成本、改進質量、消除浪費為目標,緊扣“優化”核心重點,充分結合礦井實際,積極搭建精益改善項目、精益改善課題、精益改善提案“三位一體”的精益管理平臺,科學論證、大膽嘗試,激發全員創新創效熱情,全面提升整體工程質量、職工行為規范,明確各關鍵環節管控重點,用自主改善書寫出了強安全、提效率、創收益的新篇章。
頂層設計打開“新局面”
理念引導,提升精益管理意識。精益思想和精益理念的不斷深入,是推進精益管理的關鍵,該礦始終堅持以精益思想為指導、以精益理念為引領,充分發揮“龍騰”雜志、“龍騰”之聲和“龍騰”微信公眾號等有效載體廣泛宣傳精益改善經驗做法,利用牌板、顯示屏等大力宣傳“推行精益管理,減少資源浪費,全面診斷尋途徑,精益改善無止境”的精益理念,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干部職工的精益意識、分析診斷的能力明顯增強。同時,定期組織召開推進會、經營分析會、精益改善發布會等,推廣經驗做法,相互借鑒交流,精益管理思維和理念已深入人心。
強化培訓,提高精益管理能力。教育培訓是提升分析診斷能力、改進思維方式,推進工作落實的重要途徑。該礦采取“請進來教、送出去學”和“專家帶徒”、現場指導等零活多樣的方式對精益專員、班組長進行精益工具應用、精益現場標準、分析診斷方法等重點內容進行培訓,分析診斷能力和專業診斷水平明顯提升。大力開展十分鐘教育,編制作業指導書56套,編制圖文并茂的OPL教材239章,編制培訓計劃,各單位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安全活動日等時機,組織干部職工和業務骨干開展常態化精益管理和OPL專題培訓,推進精益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精益管理有效落實。
完善機制,提高精益管理保障。在培訓和理念引領的基礎上,嚴格的機制建設是確保精益管理工作有效實施的根本保障。轉龍灣煤礦在總結日常推進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在梳理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精益管理四級診斷管理辦法》《精益現場實施評比辦法》《精益成本管理辦法》和《精益班組實施意見》等,修訂完善了《精益改善實施意見》《全面預算管理辦法》《專業診斷實施意見》等56項,建立了從診斷標準、診斷辦法、改善提升、考核機制和獎懲意見的管控機制,為精益管理的高效推進提供了制度保障。
指標考核,構建精益指標體系。要想將精益管理工作有效實施,必須開展有效的分析診斷,完成分析診斷的前提是嚴格精益模型和精益指標體系。該礦結合礦井安全生產、經營創效、和諧穩定等方面實際,以現場七大任務為切入點,分層級逐步建立了班組、區隊、專業和礦井四級指標體系。首先,以上級單位下達的各項經營指標和重點工作完成為基準,按照年度、季度、月度對各專業的成本預算、項目實施、管控方式、效果預判、安全措施、生產保障等六大項,90小項,233條關鍵指標,初步形成了礦井指標數據庫;其次,以成本、生產、安全等專業管控指標為目標,從成本管控方式、安全管控重點、設備運行狀態、現場生產組織、現場施工質量、現場施工條件預判等為重點,分項建立六大項,93小項,275條關鍵指標,形成了專業指標數據庫;第三,以生產、經營、安全等指標達成為目標,從成本管控、生產組織、安全管控、施工質量、設備檢維修等為重點,分項建立五大項,87小項,198條關鍵指標,形成了區隊指標數據庫。第四,以生產指標達成為目標,從生產指標分解、設備運行維護、現場生產組織、現場安全管理、現場施工質量等為重點,分項建立五大項,73小項,177條關鍵指標,形成了班組指標數據庫,為精益管理分析診斷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領導重視,確保精益管理實效。任何一項工作的順利實施,都離不開各級領導的支持。改礦始終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責成專業分管領導抓跟進、抓考核,專業科室抓節點、抓推進,基層單位抓落實、抓成效,初步形成了層層抓落實、級級抓考核的管理格局。首先,區隊層層壓實責任,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分析診斷第一責任人,技術主管和行政副職為分管負責人,分別從精益管理工具的應用和實施和精益管理融合建設為重點抓實施,確保了精益管理分析診斷工作的全面實施。其次,轉龍灣煤礦與單位層層簽訂“融合管理”目標責任書,將工作推進情況、經營績效與崗位責任進行聯掛,納入管理者崗位業績考核。逐級建立每月一次“專業診斷”建設推進例會,每季一次專業診斷分析例會等,對分析診斷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總結,全面剖析問題,逐級制定對策,系統抓好整改,確保精益管理診斷分析工作高效推進。
精益診斷實現“新提升”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如何保持持續競爭力?如何走好提質降本增效之路?
四級診斷,開啟管理升級新篇章。轉龍灣煤礦充分應用精益管理手段,創新實施精益管理“四級診斷”管理模式,開啟了精益管理縱深推進的密碼。
礦井診斷,推進專業管控精益化。該礦以年度、季度和月度各項經營指標、生產任務和安全管控的重點、難點為精益管理的關鍵指標,采取分專業預算分解承包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各專業管理難度和管控狀態等,分經營創效、生產組織、安全管理、設備管理、物資投入、人才培育和施工質量等進行全面分析,找準癥結和薄弱點,采取走訪、座談、調研等方式,深入生產一線、區隊車間、物資庫房,對成本管控、材料消耗、任務分解、安全管理難點和設備運行籌劃等方面進行調研、分析、診斷,全面掌握各專業核心業務流程,收集各類數據,區分增值和非增值業務,實施流程再造,系統構建各專業符合實際的精益高效管理體系,全面打造科學、系統、規范的經營管控模式,持續提升礦井精益管理水平。
專業診斷,推進業務管理精益化。各專業針對上級單位下達的生產任務、經營指標和設備運行效率等重點,結合區隊、班組現場診斷實際,制定《訪談清單》開展現場寫實觀察,利用價值流程圖、工序能力分析、關鍵點失效模式分析(FMEA)、成本動因分析等精益工具,圍繞作業計劃達成進行生產診斷,系統分析制約生產的關鍵因素,形成改善清單和改善措施;以材料費、電費、設備租賃費等可控費用為抓手,開展成本費用診斷,查找材料消耗可控點,修舊利廢、回收復用量,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以設備運行效率、備用率、待修率、完好率、平均故障間距(MTBF)、平均修理間距(MTTR)為抓手,開展設備運營診斷,找準設備運行高頻故障點,編制改善清單、落實管理責任,通過專業管控的重點項目診斷,持續提升業務管控精益化水平。
部門診斷,推進生產作業精益化。以區隊生產、經營、安全等指標達成為目標,從成本管控、崗位需求、生產組織、安全管控、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標準化、設備檢維修等各個環節與區隊指標數據庫進行對標,采用數據表、紅黃綠圖、折線圖、柱狀圖等精益工具統計分析各指標完成情況,凡是未達成指標,利用7S管理、TPM、標準作業等有效工具加以改善,打造提高單產、提高工效、提高經濟效益的準時化生產的標準施工現場。重點圍繞材料消耗、設備管控、生產崗位需求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等進行分析,詳細分析每天支護材料、綜機配件、通用材料等消耗情況,進行全生命周期診斷分析,找出材料費用超支原因,進行系統改善;分析設備故障時間、維修時間、生產影響等自主保全、專業保全關鍵指標達成情況,開展設備運營診斷,有效降低生產影響,提高設備運行效率;開展區隊生產組織分析,利用ECRS的方式優化生產組織,最大限度發揮人力資源協同效應;以班組每天崗位寫實為基礎,開展現場質量診斷,找出影響現場文明施工的主要癥結,切實推進生產作業精益化。
班組診斷,推進現場管理精益化。以班組指標庫全面達成為目標,從生產指標分解、設備運行維護、生產組織環節、現場施工條件、現場安全狀況等各項具體指標對照指標數據庫進行分析診斷,利用現場、現實、現物三現原則,實行目視管理,推進每班生產組織、設備運行、任務達成等專項分析,每天開展現場寫實,觀測早、中、夜三班指標達成情況,找準影響因素、當班問題、形成改善清單,明確改善措施,納入班清班結,形成日循環管控機制,與質量考核驗收緊密結合,納入市場化薪酬結算,形成了一套診斷分析、逐步改善、有效提升的現場精益管理模式,為精益班組的全面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清單管理,開啟決策優化新視角。轉龍灣煤礦充分結合“四級診斷”管理模式,查擺企業問題,找尋難點、痛點,建立改善清單,開啟了精益管理破解之路。
建立改善清單,改善任務更加清晰。嚴格按照“四級診斷”工作實際,深入查擺本單位生產環節非增值活動,結合班組、區隊、專業、礦井四級診斷結果,圍繞生產任務、經營創效、成本管理、設備運行、施工質量、安全生產標準化、生產設計、施工工藝等關鍵指標,分級形成《診斷評價表》《月度診斷報告》形成KPI關鍵指標改善清單,分別報上一級管理部門審核后,下發單位、班組進行改善落實,為“四級診斷”結果運用奠定基礎。
健全改善措施,問題消除更有保障。各班組、區隊、專業、礦井分別根據形成的改善清單,結合實際情況,分別制定改進措施,提出開放性優化改善意見,明確改善目標,排定時間節點,落實責任人員,制定切實可行的改善對策,納入礦井重點工作督辦,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縱向管理、橫向對標、全面提升的改善機制,確保各項改善清單得到有效落實,持續提升精益管理效能。
強化驗收跟蹤,確保診斷更加有效。開展“四級診斷”持續改善管控方式的基礎上,將改善達標、改善推進和改善后的保持作為跟蹤驗收的關鍵,以跟蹤驗收、監督落實、節點考核和實行每周一考核一通報一獎懲為重點,完善考核標準,健全獎懲機制,制定改善清單驗收管理辦法,確保驗收管理有章可循,確保診斷效果。同時,抓好精益項目推進,按照“一個項目、一個團隊、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四個一”項目管理模式,發揮專業協同、系統協同、團隊協同作戰效應,分專業分項目制定推進方案和考核辦法,堅持每月一驗收、一考核和集中獎懲兌現的方式,推進項目差異化、協同化、整體化管理,持續提升精益化管理效能。
精益改善引領“新變革”
精益改善項目,解鎖運營提效新途徑。轉龍灣煤礦緊密結合礦井全年任務目標,認真貫徹山東能源集團“六精六提”總體要求,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引領。拓增量提效益,持續抓好降本增效“八項硬性措施”落實落地,全力推進精益改善項目。
適應需求定方向。2024年以來,轉龍灣煤礦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按照建立關鍵指標庫-診斷分析-改善實施-固化提升的運作流程,建立精益管理模式。以公司下達的各項指標為基準,結合礦井經營管理和發展實際需求,全面梳理各環節關鍵考核指標,逐一對比分析,查找發現問題,形成問題清單,構建四級診斷模式;對可進行改善的問題制定改善對策,結合按照公司級、專業級診斷結果形成的改善清單,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礦井生產設計、生產布局、工藝流程、生產方式、工序損失及生產影響,有針對性成立精益改善項目工作專班,按照“融入中心、目標明確、突出實效”的工作思路,組織專業科室、區隊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開展聯合辦公,圍繞計劃制定、課題實施、診斷分析和效果檢驗進行分組研討,精準確定精益改善項目,以保障礦井生產任務、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礦井創效能力為目標,開展現場診斷,通過現場調研寫實、數據對比、查閱資料等方式,全面查找影響生產關鍵因素,確定年度精益改善項目4個,重點解決制約原煤生產、資源回收、煤炭價格、煤流運輸系統等關鍵環節存在的問題,為高質量推進精益改善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
精準實施破癥結。為確保精益改善項目有序實施,該礦精益改善團隊采取歷史數據對比,精準現場寫實的方式,建立調研寫實與診斷分析相結合的項目推進機制,充分利用ECRS、標準作業分析等精益工具開展現場寫實,利用價值流分析、失效模式分析(FMEA)、質量控制地圖、控制圖(SPC)、工序能力分析等精益工序對寫實數據開展診斷分析,全面統籌優化生產設計、生產工藝、生產方式,最大限度消除各生產環節“浪費點”。該礦在面對快速掘進系統配套設備不足的難題,生產改善團隊迎難而上,成功編制《提高掘進作業有效生產時間》,并邀請兗礦能源集團精益改善咨詢團隊進行專題培訓和現場指導,通過深度剖析和優化作業流程,2024年下半年有效生產時間激增34.3%。同時,該礦注重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助力資源高效利用,提前完成任務并節省成本764萬元。在精益管理大學堂競賽中,該項目在來自山東能源集團、萬達控股、山東黃金等多家知名企業的35支決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現場評分第一名。作為優勝單位,該礦分享了精益管理的成功之道,為煤礦行業樹立了新標桿,再次掀起生產效率新高潮,展現了其在精益改善方面的卓越實力和領先地位!
補齊短板抓落實。該礦在穩步推進精益項目精益改善項目的基礎上,按照“一個項目、一個團隊、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四個一”項目管理模式,建立由專業分管領導負責指導、協調,各專業科室負責過程管控和驗收,各生產區隊負責具體推進落實的工作機制,發揮專業協同、系統協同、團隊協同作戰效應,分專業制定推進方案,推動項目差異化、協同化、整體性推進。同時加強項目過程監督考核,嚴格按照改善方案,分專業制定工作推進計劃,倒排工期掛牌作戰,細化各專業職責分工,逐項制定保障措施,明確時間節點、工作內容和考核標準,形成項目數據庫,結合改善目標逐步進行分解形成過程KPI指標,及時總結梳理階段性工作成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改善項目推進成效,為轉龍灣煤礦安全穩定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
精益改善課題探索流程優化新路徑。轉龍灣煤礦結合“六精六提”融合管理要求,制定內部精益區隊指標體系;通過各項指標的數據分析、查找問題、制定改善對策,積極組織精益改善,運用7S管理、標準化作業、設備全員維護(TPM)、看板管理、快速切換、工序優化、浪費識別、自主改善等精益工具,推進精益區隊建設。促進精益管理在班組崗位的落地實施。
整合資源抓創新。該礦積極響應精益改善工作要求,成立公司質量委員會,努力發揮質量管理團隊優勢,從班組、崗位、工作實際出發向現場改善要效益,全面提升市場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工作,整合現有QC成果、現代化管理創新成果、經濟論文等納入精益改善課題進行集中管控,從公司安全、生產、經營等方面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著重解決了礦井現場管理、生產管理、物資管理等方面的難點痛點,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從而推動組織的持續發展和進步。
團隊協作找癥結。該礦圍繞生產、成本、設備、人員、現場質量標準化等關鍵指標月度達成情況,采取數據對策分析、現場調研寫實的方式,深入查擺各單位生產環節非增值活動,形成《診斷評價表》《月度診斷報告》《改善清單》,建立基層區隊改善工作機制,督導各基層區隊開展持續改善,形成上下聯動改善機制。同時結合目前存在的難點、痛點成立質量管理小組25個,充分應用質量管理五大工具、QC七大手法等方式推進群眾性課題,指導完成QC小組課題25個,經過初選形成優秀課題9個,重點解決了公司采煤、掘進、洗選、發運、煤流運輸、成本、通防等方面存在的難點、痛點。
精益運營控過程。轉龍灣煤礦開展精益運營改善,明確了各級市場運營目標,健全管理體系。通過定目標、定指標、抓考核形成決策高手;通過定標準、嚴質量、重改善形成市場能手;通過強基礎、定任務、抓現場形成成本殺手。把精準預算管理作為六精六提管理的基礎,打造了一體化預算管理體系,運用精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強化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動態預警、考核分析,結合實際制定預算調節標準,規范“靜態”與“動態”預算的調節機制,確保實現本年度經營目標達成。
此外,強化專業線建設,培養懂安全生產、善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中層管理隊伍。從安全、生產、質量等方面構建精益標準生產模式,完善考核指標和分配機制,強化各區隊、機關科室成本管控能力,提高全員成本改善意識,精準施策,分解落實精益改善目標,發揮精益工具在成本管控的有效運用。通過對班組精準考核,各級管理人員的管理重心下移,將標準化、量化指標分解到班組,把崗位作為建設重點,開展崗位環境、班制、價值等綜合分析,實行量化結算和貨幣化管理。
標準作業強保障。轉龍灣煤礦開展現場作業改善,借鑒兗礦能源集團(鄂爾多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領導提出的優化檢修市場化結算方式,將檢修工作量實行量價結算,與標準化作業理念充分融合。堅持把“崗位作業流程標準化”作為夯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關鍵基礎,搭建了操作規程、安全規程、質量要求、隱患排查“四位一體”的崗位驗收標準。選取變電所、壓濾車間、凈水站作為標準化作業創建示范點,將崗位工作與安全管理、工藝要求、標準化建設有機結合,診斷分析崗位動作“浪費點”、操作流程“優化點”和安全管控“提升點”。
通過制作實用性強、針對性強的崗位作業流程圖、控制標準,編制標準化作業指導書56份,明確了操作步驟、操作要領、安全注意事項、質量要求等內容,最終形成最新工序清單。基于公正公開、簡單易行、統一標準的原則制定了統一的工序價格,形成“訂單式”驗收結算體系,簡化了結算流程,降低了操作難度,實現了由管結果向管過程的轉變。
精益現場夯基礎。轉龍灣煤礦開展精益現場改善,緊抓“六精六提”規范年活動,從“精益現場”入手,緊扣“大成本”管理理念,大力實施7S管理、標準作業、設備全員維護及以班組為主導的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建立四位一體的精益現場管控體系,全力以赴進行統籌規劃、影響和帶動,開展破冰行動,聚焦礦井高效發展“關鍵點”發力,在全礦范圍內推行精益示范點建設工作,根據生產專業及工作特點,分期打造不同主題的精益改善主題,選取精益現場示范點5個,結合班組現場七大任務建立區隊、班組指標庫,形成設備清掃、點檢、注油、巡檢、預檢預修基準書86套,作業要領書56套,精準過程管控落實,落實區隊7S管理、標準化作業、TPM管理等相關要求,將崗位工作與工藝要求、標準化建設有機結合,診斷分析崗位動作“浪費點”、操作流程“優化點”和安全管控“提升點”,堅持把“崗位作業流程標準化”作為夯實精益現場示范點建設的關鍵基礎。成立工作專班,每周召開工作調度會議,及時發現、解決現場問題,專班人員通過現場調研、會診,選定先期5個示范點。每個示范點突出一個建設主題,凈水站、壓濾車間、35KV變電所打造“全維巡檢”模式,規范設備清掃、點檢、注油、巡檢、預檢預修、設備異常響應等利用標準化理念進行統一固化,同時落實7S管理相關要求規范各項施工區域,落實現場安全、質量、成本等管控要求。產品倉南料場、井下231盤區設備存放巷打造“現場標準化”模式,按功能區域分別實行了標準化物料區,優化現場定置管理及物料布局,進行業務分區和倉儲管理,規范現場業務流程和目視化引導,提升現場服務質量。
精益生產提效能。轉龍灣煤礦開展精益生產改善,堅持以精益生產提效率為突破口,以“固化開展錨支工藝流程優化、“維修日志記錄”“兩步交接班工作法”和“三天一檢修工作模式”等有力舉措,實現了掘、支、運連續化高效作業模式,掘進進尺同比增長160.56%,掘進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圍繞快速發運制約因素,實施定量倉升級改造,裝車效率提升19%,日發運量最高達到4.6萬噸,實現了高效快速發運。開展“設備零故障”競賽和“礦井供電可靠性”專項優化活動,嚴格落實維護保養“十字”方針,通過精益設備管理,系統裝備長周期高效運行能力持續提升。嚴格做好地質構造預測分析及超前探查,突出技術保障,超前預測分析斷層位置及落差情況,編制探查設計,為掘進生產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
該礦堅持“小、實、活、新”的原則,遵循PDCA循環活動程序,創造性地解決了現場存在的實際問題,對礦井的安全、生產、質量、經營、管理等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年度,該礦在采煤、掘進、洗選等方面共創效3931.54萬元,其中《提高原煤入洗率》等三項課題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4年度一級成果,《降低西部膠帶機用電量》榮獲二級成果,《提高裝車計量精準率》榮獲三級成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從而推動組織的持續發展和進步。彰顯了轉龍灣煤礦在精益改善方面的非凡實力與卓越貢獻!
精益改善提案開啟現場管理新境界。轉龍灣煤礦大力實施“精益改善提效益”工作,開展現場改善,對通過浪費識別發現提出的技術革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等短期速盈的提議共同納入自主改善提案,在礦井、區隊搭建群眾性自主改善平臺推廣展示(技術創新、金點子銀點子、識別浪費等),鼓勵全員參與改善,不斷提高人均提案數量,消除浪費行為。
理念引導提意識。精益改善思想和精益理念的不斷深入,是推進精益管理的關鍵,該礦始終堅持以精益改善思想為指導、以精益理念為引領,充分發揮“龍騰”雜志、“龍騰”之聲和“龍騰”微信公眾號等有效載體廣泛宣傳自主改善提案、精益現場建設和精益項目管理等經驗做法,利用牌板、顯示屏等大力宣傳“推行自主改善,減少資源浪費,全面診斷尋途徑,精益改善無止境”的精益理念,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干部職工的精益意識、現場改善的能力明顯增強。同時,定期組織召開推進會、自主改善評審會、精益改善發布會等,推廣經驗做法,相互借鑒交流,精益管理思維和理念已深入人心。
完善機制強保障。在培訓和理念引領的基礎上,嚴格的機制建設是確保自主改善提案工作有效實施的根本保障。該礦在總結日常推進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在梳理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自主改善提案管理辦法》,分層級建立了礦井、各生產科室、基層區隊自主改善領導小組,負責全面統籌、分類指導自主改善工作,成立自主改善管理辦公室,負責自主改善提案的日常組織管理工作;組織表彰獎勵及召開成果分享交流會。成立評審小組,負責對改善提案進行評審,明確了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生產成本、工作環境、生產工藝、班組建設等方面的自主改善范圍,建立了從提案提報、評審、獎勵和發布推廣流程的管控機制,為精益管理的高效推進提供了制度保障。
定期總結重實效。該礦在定期培訓、理念引導、建立機制的基礎上,每季度定期召開自主改善提案評審會,激勵職工積極投入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科技創新之路,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大眾創效、萬眾創新”的主力軍作用,用自主改善提案書寫強安全、提效率、創收益的新篇章。截至2024年11月份共評審自主改善提案112項,發放獎勵3.04萬元,涵蓋了礦井采掘、機電、通防、洗選及發運多個領域,充分展現了各專業的創新創效水平。有效提高了職工考慮問題的習慣、發現問題的意識、提高工作的主人翁責任感及成本意識。切實營造“敢為人先、爭創一流、崇尚創新”的濃厚創新氛圍。
轉龍灣煤礦堅持打破經營管理固有思維“局限性”,不斷深化市場化、精益化融合管理核心體系,巧打精益管理的“組合拳”,深入實施煤炭產品成本全生命周期管控,各個生產環節多點開花,生產效率、成本控制均取得了實質進展,有效激活了企業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乘勢而上,聚勢而強,轉龍灣煤礦正不斷成長為沙漠中璀璨綻放的綠色發展之花,為能源集團高質量發展貢獻不竭的智慧和力量!
【策劃制作】兗礦能源網
【協助】兗礦能源經營管理部 轉龍灣煤礦
【協助人員】趙奎 蔣發坤 甘紹彪
【素材提供】張景洪 李巖 任強 徐光東
【圖文統籌】羅曉婷 王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