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2024年決勝年終號角已吹響,為決戰四季度實現安全年,打好礦井安全仗,增強職工安全意識,送上安全囑托。
近期,南屯煤礦在相繼推出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平臺等一系列報道后,持續深化暖心行動,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增強職工的凝聚力與歸屬感,推動和諧礦井建設。
一直以來,南屯煤礦圍繞“暖·和”主題,積極探索建立暖心服務機制,通過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不斷拓展“暖心行動”的服務領域,不斷提升“暖·和”群團工作品牌上檔升級。
下一步,該礦將持續發揮新時代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解決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和諧礦井建設。
今年冬至,南屯煤礦通過組織開展“暖”和“餃”架起安全五彩橋協管活動,為一線職工、礦區職工家屬帶去冬日里的溫暖與關懷。
活動結束后,許多人通過社交媒體和礦區內部平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來看看~
選煤中心 時博:大冷的天,協管員們還想著我們崗上的職工,送來溫馨的祝福和熱騰騰的水餃,讓我很感動,也感覺很溫暖。臨近年底,我會堅決按章作業,扎扎實實干好本職工作,不辜負礦領導和女工協管員們的期望。
選煤中心 孟凡偉:餃子不僅暖胃,更暖心。雖然天氣寒冷,但這份溫暖卻從未缺席。讓我們在工作中充滿了干勁與動力。我們也會認真排查現場隱患,加強檢維修,提高提高開機率,全力以赴打好礦井安全生產“收官戰”。
選煤中心 王傳海:感謝礦領導時常把我們掛在心上,我們一定不會辜負領導的關懷和關心,堅持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以實際行動為礦井安全健康有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選煤中心 王金旭:俗話說得好,“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熱乎的餃子真是美味極了。我們一定會遵章守紀、規范操作、杜絕“三違”,高高興興上班,安安全全生產,平平安安回家。
選煤中心 趙玉貴:吃手工餃子最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了,還是“娘家人”想得周全。馬上冬至了,今天又來給我們送餃子,心里頭真是暖洋洋的,特別感動。我們一定會增強安全意識,搞好安全生產。
生產服務中心 劉娟娟:冬至這天能在工作崗位上吃上五彩餃子,真是既暖心又暖胃!感謝礦領導對我們一線職工的深切關懷。也希望通過這一盤盤“福氣滿滿餃”和“平安幸福餃”,傳遞我對工友們的美好祝愿,愿大家工作順利;也祝愿我們南屯煤礦能夠順利實現安全年的目標!
生產服務中心 朱應鳳:冬季里,礦工會為我們送來了熱乎乎的餃子,囑咐我們注意安全,這讓我心里感到無限溫暖。這份關懷給我們增添了無限動力,我們一定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踐行崗位職責,為南屯煤礦的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產服務中心 李平:吃到熱乎乎的餃子,不僅驅散了冬日的嚴寒,更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礦領導的關心與關懷。這些滿載著深情厚意的餃子,讓我在下午的工作中更加充滿力量。
生產服務中心 張愛強:五彩水餃非常好吃,不僅僅是因為餃子的味道,更因為它們所承載的關懷和溫暖。我將努力干好本職工作,時刻繃緊安全弦。
生產服務中心 姜國強:冬至之際,志愿者們心懷暖意為我們送上了親手制作的水餃。這份寓意團圓與溫暖的美食,不僅溫暖了我們的心靈,更激勵大家繼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共同迎接美好的未來。
暖和志愿者 張靜:俗話說:“冬至佳節到,吃個餃子俏”。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志愿者們親自動手,一起調制“健康餡”,搟出“幸運皮”,捏出象征幸福團圓的彩色餃。濃濃的餃子香,讓職工師傅們吃在嘴里,暖在心頭,忘記冬日的寒意。
暖和志愿者 安永娟:冬至之日,“暖和”志愿者小分隊為空巢老人送上 “暖心餃”,老人們笑顏如花,滿是幸福感,志愿者簡單的陪伴與水餃的傳遞,猶如在寒冬架起溫暖橋梁,場面溫暖人心。我深知,這不僅僅是一份水餃,更是礦工會對老人的關愛與牽掛。在這寒冷的冬至,我愿化作一束光,用自己的行動,為老人驅散孤獨與寒冷。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被溫柔以待,安享晚年。志愿服務我在路上,永不止步。
暖和志愿者 蒲紅艷:冬至到,我們一起包水餃,一手搟皮,一手填餡,雙手合攏一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就成型了,暖和餃,安全餃,把濃濃的冬至情滿滿包進了圓鼓鼓的餃子里。
暖和志愿者 劉呈新:冬至節氣,我有幸作為一名志愿者,參與了為老人們送水餃的活動。當水餃遞到她們手中時,我看到了老人們眼中閃爍的感激與喜悅,他們的每一句感謝,都如同春風拂面,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幸福與滿足。未來,我將繼續秉承志愿精神,用實際行動傳遞愛與溫暖,讓南屯煤礦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
暖和志愿者 孫紅:餃子皮薄如紙,包裹著滿滿的心意。冬至來臨,一碗餃子帶來無盡溫暖。愿大家在這個冬天里,不忘初心,安全前行。吃暖和餃,架起安全橋。
暖和志愿者 彭靜:數九寒冬送溫暖,絲絲關愛寄真情,志愿者親手包的熱氣騰騰的“暖”和“餃”,讓愛和溫情在手與手之間傳遞,讓職工切身感受到濃濃暖意。
暖和志愿者 楊芳:冬至,寒意來襲。溫暖,從餃子開始,一張面皮包盡暖心餡,滿滿幸??谥胁?,冬至的暖和餃,不僅僅是美食,是志愿者對職工家屬的節日祝福和安全囑托,是深深關懷的溫馨味道。
暖和志愿者 姚智慧:冬至到了,天氣寒冷,我們以關懷為灶,以健康為鍋,以真情為火,以好運為皮,以暖和為餡,以祝愿為水,特地為你們送上“美好如意”暖和餃,愿你們幸福安康,闔家暖和美好!
暖和志愿者 種冬梅:南屯煤礦女工志愿者們把自己親手包制的五色水餃送到礦工們的手里,這碗餃子代表著我們對礦工的祝福,希望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團圓美滿,安安全全。
暖和志愿者 井永貞:濃濃餃子香,殷殷叮囑情。一碗“暖”和“餃”就是一份祝福,一聲叮囑就是一份期盼。志愿服務用真情打破冬日的寒冷,使廣大職工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營造濃郁的安全親情文化氛圍,筑牢礦井安全生產第二道防線。
暖和志愿者 王海云:冬至將至,志愿者將熱騰騰的“暖和餃″和"安全餃″送到生產一線職工手中,“暖和餃”為大家驅寒送暖,讓職工感受南屯大家庭的溫暖;“安全餃”為職工決戰年終安全生產加油鼓勁!
暖和志愿者 陳靜:在這次“暖”和“餃”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溫暖與責任的交織。小小的餃子,包進的是關懷,傳遞的是“暖”意,正如我們在礦井工作中,相互提醒,為彼此的安全著想,讓溫暖流淌在每一個工作角落。
暖和志愿者 石巖:寒冬送溫暖,餃子傳真情,一份份“暖”和“餃”,溫暖的是人心、團結的是力量、確保的是安全。志愿服務詮釋了關愛服務職工的深刻內涵,在寒冷的冬日為礦井增添了亮麗而溫暖的色彩。
暖和志愿者 董燕:在冬至這個溫馨而又寒冷的時節,我們為老人送上一盤熱騰騰的水餃,不僅僅是傳遞一份美食,更是將溫暖與關愛包裹其中,每一顆水餃,都承載著志愿者們的關心,它們不僅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暖陽,驅散了寒冷,讓愛與關懷成為連接彼此的橋梁。
暖和志愿者 孔珊珊:冬至送水餃的活動,讓我心中充滿了溫暖與感慨。她們的笑容,是對我們小小善舉的最大肯定,看到老人們收到水餃時那慈祥而滿足的笑臉,我深刻體會到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諦。能夠為他們帶去一份溫暖,是我最大的幸福。
【鏡頭回顧】
冬至已至,美好如期而至。
——這個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節氣,總是能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溫情與歸屬感。冬至這一天不僅是一年中夜晚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更寓意著陽氣回升、萬物更新的轉折點。
冬至來臨前,南屯煤礦通過組織開展“暖”和“餃”架起安全五彩橋協管活動,為一線職工、礦區職工家屬帶去冬日里的溫暖與關懷。
活動中,志愿者們精心制作了五彩餃子,并將這份愛心與溫暖送往生產車間及空巢老人家中。
在忙碌的車間里,當一線職工們接過那一碗碗熱氣騰騰、色彩斑斕的餃子時,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意外與感動。這份來自礦井的關懷,像一股暖流,瞬間驅散了冬日的嚴寒,也讓他們深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集體的力量。
南屯煤礦工會副主席、“暖.和”志愿服務團隊負責人:讓家的味道溫暖這個冬天,匯聚溫暖力量,構建和諧家園。
從2014年到2024年,南屯煤礦暖心志愿服務團隊用10年的行動與堅持繪出了一張暖心畫卷,這張畫卷畫出了幫扶對外開發、困難職工家庭的感動瞬間,畫出了代理兒女、公益紅娘、陽光心態、愛心礦嫂等特色品牌,更是畫出了新時代的一體化“暖·和”志愿服務平臺。團隊服務項目獲得全國煤礦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項目,榮獲濟寧市、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稱號。
【策劃制作】兗礦能源網
【協助單位】南屯煤礦
【協助人員】高 朋 孫 苗
【溫馨卡制作】韓秋悅
【素材提供】韓秋悅 岳秋杰
【圖文統籌】王艷芹 羅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