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適逢大雪節氣,南屯煤礦在暖心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以“點點暖燈 溫暖常伴”為主題的暖心志愿服務活動,關心外部開發職工家屬、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
(南屯煤礦暖心志愿者協助制作“小桔燈”)
一直以來,南屯煤礦圍繞“暖·和”主題,積極探索建立暖心服務機制,通過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不斷拓展“暖心行動”的服務領域,不斷提升“暖·和”群團工作品牌上檔升級。下一步,該礦將持續發揮新時代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解決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和諧礦井建設。
(三家單位特約記者與南屯煤礦暖心志愿者共同制作“小桔燈”)
活動當天,鮑店煤礦、楊村煤礦、煤化工程公司三家單位特約記者受邀前往南屯煤礦,參加了該礦工會舉辦的“點點暖燈 溫暖常伴”為主題的暖心志愿服務活動,觀摩了該礦“暖·和”群團工作品牌建設情況,并結合各自單位工作實際,就暖心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線上線下交流。(南屯煤礦特約記者 韓秋悅)
\
懷揣著取經學習的熱忱,我以鮑店煤礦特約記者的身份走進南屯煤礦,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暖心志愿服務——小桔燈制作活動,收獲的觸動與啟發如點點微光,在心底匯聚。
(點亮自制的“暖燈”)
踏入活動現場,溫馨氛圍撲面而來。志愿者們在旁邊準備就緒,桌上擺滿桔子、燈芯、紅線等材料。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大家紛紛開始制作溫馨的“小桔燈”,不多時,一盞盞精巧的小桔燈陸續成型。點亮小桔燈的瞬間,暖黃光芒驅散了冬日清冷,也照亮彼此眼底笑意。
這盞“小桔燈”不僅僅是手工藝品,背后藏著南屯煤礦沉甸甸的心意。陪伴留守老人夜行,贈予的是光亮,更是安全感;陪伴留守兒童成長,賦予的是關愛,更是一份承諾。
(鮑店煤礦暖心志愿者在井口為下井職工縫補衣物)
此情此景讓我聯想到鮑店煤礦,暖心志愿服務同樣扎實落地、多點開花?!按韮号边淀懣粘怖先思议T,嘮家常、做家務,填補老人的親情空白;“愛心媽媽”溫柔牽手困境孤兒,化作港灣,護佑稚嫩心靈。從為困難家庭量身定制幫扶計劃,激發“造血”機能,到深入礦區一線加油鼓勁,夯實安全根基;從周邊公益行播撒愛心火種,到跨區域捐贈傳遞滾燙善意,更在省市大型活動里勇挑重擔、沖鋒在前。這一抹抹“暖心紅”,匯聚成磅礴暖流,詮釋大愛擔當,溫暖每一處角落。
相較之下,雖身處不同煤礦,開展著各異的志愿活動,但蘊含其中的那份熱忱與擔當如出一轍。我們懷揣相同的初心,點亮一盞燈,溫暖一顆心;送出一份關懷,扶起一份希望。往后的日子里,無論是小桔燈搖曳的微光,還是鮑店煤礦各式暖心服務的熱度,都能以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讓愛與溫暖盈滿礦區內外每一寸土地,激勵更多人投身這場永不停歇的愛心接力。懷揣這般期許,我也將步履不停,奔赴下一場溫暖之約。(鮑店煤礦特約記者 牟羽歌)
12月5日,我有幸作為特邀記者與一群小伙伴參加了南屯煤礦組織的一場特別的活動——“點點暖燈 溫暖常伴”暖心志愿服務活動。
我們一行人懷揣著滿滿的熱情來到這里,與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們共度了一段難忘的時光。孩子們無邪的笑容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老人們眼中的感激之情,猶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整個房間。志愿者們精心準備了一系列暖心節目,從歌唱到舞蹈,每一個節目表演都傾注了對老人和孩子們的敬與愛。
(南屯煤礦暖心志愿者為孩子送上禮物)
活動中,志愿者們策劃了一場特別的手工活動——制作小桔燈。當孩子們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小桔燈亮起時,眼神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志愿者們還為孩子們帶去了嶄新的文具盒,現場氣氛熱烈而感人,笑聲、掌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和諧美好的樂章,讓這個寒冷的冬天變得格外溫馨。
(煤化工程公司暖心志愿者到駐外職工家中看望慰問患病兒童)
隨著活動接近尾聲,不由得想起我所在的煤化工程公司那些默默奉獻、長期駐守在外的同事們。煤化工程公司作為一家服務型企業,為保障各生產企業的安全穩定運行,在陜蒙、新疆等地8家生產單位建立了自己的維保項目部,200余名干部職工長期駐外,堅守在維保一線,提供“保姆式”維保服務,他們的家人成為“空巢”家庭的一員。
為讓他們安心工作,煤化工程公司成立暖心志愿服務隊,提供形式多樣的暖心志愿服務,更好地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還組織家屬走進駐外項目部,體驗他們的駐外生活,營造了“你在前方沖鋒陷陣,我在后方全力守護”的“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濃厚氛圍。
煤化工程公司堅持暖心工程全面覆蓋,面向公司廣大職工家庭積極開展各類公益活動,提供各種無償志愿服務。重點關注生活困難的技術骨干職工家庭、孤殘兒童、空巢老人以及患大病、單親困難女職工等各類困難、弱勢群體,注重人文關懷、精神慰藉、健康咨詢、心理疏導、家政服務和必要的物資幫扶,及時伸出援手、送去溫暖、奉獻愛心,職工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不斷增強,形成了家企共建促和諧、共繪發展同心圓的良好局面。(煤化工程公司特約記者 許美旗)
12月5日是國際志愿者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接到了一份“特殊”的邀約——前往南屯煤礦參加“點點暖燈 溫暖常伴”暖心志愿服務活動。
坐在前往南屯煤礦的車上,我頻頻向外張望。作為剛入職的宣傳“小白”,這是我第一次外出參加兄弟單位的活動,也是第一次能夠與優秀的前輩們面對面交流,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同時我也十分好奇:“這盞小桔燈究竟會有多‘暖和’?”
到達目的地后,我從與前輩們的交談中得知,這次志愿活動主要是為了關心外部開發職工家屬、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兒童而舉辦的,希望在這凜冽的冬日,借小桔燈的光亮為他們帶來無盡的溫暖。
(志愿者們為參加活動的老人和孩子榨好香甜可口的桔汁)
剛進入群團服務中心,忙碌的志愿者、五顏六色的氣球、發光的小桔燈……一個個溫馨的畫面像群鳥般“鉆”進我的眼簾?;顒舆^程中,志愿者和老人孩子們圍坐一堂,使用桔皮、燈芯等材料,一針一線地制作著小桔燈。我和身邊的同事說:“這活動可真好!”
在這次活動里,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南屯煤礦志愿者們的暖意,也看到了“貢獻志愿力量,創造美好生活”的具象化表達。這場暖心“桔”會,既是該礦志愿服務團隊溫暖職工、營造美好礦區環境的縮影,也是一場奉獻與愛的雙向奔赴。
(鮑店煤礦暖心志愿服務中心開展愛心物品捐贈活動)
我不由得聯想到我所在鮑店煤礦的暖心志愿服務開展情況。自2015年成立以來,鮑店煤礦暖心志愿服務中心積極踐行“1156”暖心志愿幫扶模式,先后成立雷鋒理發隊、礦嫂巧手縫紉隊、幫扶小組等隊伍,積極開展各種公益活動,用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行動,打造“志愿鮑店”品牌,共建共享和美家園,促進礦井和諧發展。
此次活動讓我收獲滿滿。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我也暗下決心,要做正能量的“接力者”,多跑腿、多觀察、多記錄,努力寫出“有溫度”的文章,讓更多的人讀到好的“鮑店故事”,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屬于自己的新活力。
活動結束后,我遇到了一位在南屯煤礦工作的老友,我對他說:“南屯煤礦的桔子很‘甜’,這盞小桔燈很‘暖’?!?strong>(鮑店煤礦特約記者 張潤澤)
點亮小桔燈,又見小桔燈。12月5日,恰逢國際志愿者日,有幸能夠到和諧南屯參加“點點暖燈、溫暖常伴”暖心志愿服務活動,很溫暖,很幸福。
最近氣溫逐漸走低,但總有關愛圍繞在你我身邊,走進南屯煤礦群團服務中心,被“暖和”氛圍緊緊感染,志愿者們圍爐在一起和外部開發職工家屬、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一起制作小桔燈、觀看節目、品嘗桔子、品味桔汁,送去這份冬日的暖心關愛。
(“小桔燈”的暖光照亮孩童心房)
制作過程中,大家對手里的桔子都倍加愛護,拿著小刀小心翼翼地操作著,從給小桔子“開天窗”到剝離桔瓤、打孔系繩,每一步操作都近乎完美?!皠偘l現我還這么心靈手巧。”鮑店煤礦特約記者張潤澤幽默地說道。
(南屯煤礦暖心志愿者傾情傳遞愛心)
看到小桔燈,這讓我回想起,從2014年到2024年,南屯煤礦暖心志愿服務團隊用10年行動與堅持,繪出一張暖心畫卷,這張畫卷畫出幫扶,對外開發、困難職工家庭的感動瞬間,畫出代理兒女,農忙幫工,愛心礦嫂等特色品牌,畫出新時代一體化,“暖·和”志愿服務平臺溫馨模樣。
同在兗礦這片熱土,共有一份真摯的愛心。今年以來,楊村煤礦工會始終踐行“以人為本”理念,堅持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幫職工所需、解職工所困,堅持長流水、不斷線,用好用活“暖陽”和“暖流”“雙暖”工程,為職工發放浸膠手套、增加停車位、翻新職工宿舍、安裝自動售賣機、建成啟用綜合球場、幸福餐廳創新特色餐品種、職工公寓集體滅蟑等40余項民生實事落地見效。
(楊村煤礦暖心志愿者在井口開展親情囑安全系列活動)
“幸福楊村”常態化推進“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做到舉措有力度、服務有溫度,持續增強職工幸福感,充分發揮親情協管優勢和特點,進區隊、進班組、進崗位,開展安全宣講、安全知識競猜、安全文藝演出等安全宣教活動,以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帶熱氣、沾泥土、帶露珠的安全文化送到廣大職工身邊,將親情幫教、親情助安的工作內容以潛移默化、精準滴灌的形式滲透到日常安全宣教中,進一步引導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安全首位意識,堅決守住安全生產紅線、底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秉c點燭光,溫暖你我,一盞小桔燈,照亮了多少人前行的路,承載著多少人的寄托,實現了多少人的夢想,還有我們的詩和遠方。點亮一盞燈,溫暖一座城,又見小桔燈,初心未改,方得始終。(楊村煤礦特約記者 侯龍)
【策劃制作】兗礦能源網
【協助單位】南屯煤礦 鮑店煤礦 楊村煤礦 煤化工程公司
【協助人員】高朋 孫苗 朱宇婷 林紅 張方皓 馬亞軍 梁爽 辛紅
【素材提供】韓秋悅 牟羽歌 許美旗 張潤澤 侯龍
【圖文統籌】羅曉婷 王艷芹